•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王旭曉:呼應現代消費審美化的美學作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7-12
      王旭曉 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高教學會美育分會秘書長

      去紹興旅游,人們總會想起魯迅筆下的咸亨酒店。1981年,紹興借這一店名在其舊址開了一家“咸亨酒店”。黑瓦白墻,曲尺柜臺,粗木條凳條桌,粗木鋪板,店內服務員身穿老式長袍,頭戴氈帽,一番當年“魯鎮”景象。中外游客聽說咸亨酒店再現,紛紛趕來參觀。親眼看一看那孔乙己常去的這家酒店,學他的樣子,要一碟茴香豆,二兩老酒,溫熱了,嘗嘗個中滋味。此時此刻,許多熟悉魯迅著作的人能夠進入那特定的歷史層面,體驗到孔乙己倚著柜臺喝酒的心情。這時,人們會獲得一種情感上的滿足,這就是審美的感受。因了這文化內蘊,酒店開辦兩年,營業額就達280多萬元。

      顯然,人的審美需要不是一般的物質產品所能滿足的,這種消費也不是物質層面的消費,而是精神層面的消費,需要蘊含有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或能激起對宇宙、人生與社會整體的思考的精神性的產品來滿足。許多商家注意到了人們這個層面的審美需要,于是諸如“長城磚”、“柏林墻”之類的產品應運而生,它們像名貴的畫作一樣被嵌框起來并像真正的藝術品一樣用錦緞盒包裝。它們的價值因其文化的蘊含而形成。這類產品的不斷出現并增多,漸漸形成了一個新的產業形態,即審美文化產業。


      “審美經濟”這一概念的提出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從消費的審美化和審美文化產業的崛起來看,“審美經濟”的提法是合理的。審美與經濟聯姻是消費審美化的必然結果,同時也是審美文化產業崛起的前提。然而,審美與經濟的聯姻也給人帶來不少疑問:超功利的審美活動何以進入創造功利的行列?難道審美已不再純潔并且掉了價嗎?

      上世紀90年代初期,南京雨花臺烈士陵園做出向每位憑吊者收費l元的規定,引起社會各界反響,反對者居多,贊同者也有。反對者的主要理由是烈士陵園作為追悼、紀念革命志士的場所,收費是一種褻瀆,是不應該的。而對陵園維護所需要的費用,則應該納入社會公共福利部門,由國家有限的財政支持。這里其實涉及了一個如何看待精神性的文化消費的問題。

      到烈士陵園憑吊、參觀,可以感受一種悲壯的情感,接受一種精神的洗禮,是一種非實物形態的、精神性的消費。這種消費,和聽音樂會、看電影本質上是一致的,后者可以贏利、收費,前者為什么不行呢?上世紀70年代中期,英國國會曾就是否應該通過該國紀念性場館收費的法案,引發了一場全國性的輿論大爭論,爭論的結果是不但順利通過了該法案,參觀者也并未因收費而減少,場館的設施因有了收費而得到更新和改善。審美活動創造功利和效益與審美活動自身的超功利性其實并不矛盾。審美活動的超功利性指的是超越物質功利性、是一種精神性的活動,最后滿足的是人的精神性的審美需要。而人通過消費來滿足自己的審美需要時,則要有相應的審美對象與審美產品,提供或生產這樣的對象和產品是有成本的,也是需要贏利的,是由審美文化產業來完成的。就如烈士陵園和紀念場館,如果不納入文化產業范疇,光靠國家的有限財政支持,結果必然會使場館設施日漸耗損,精神性產品的再生產也就難以為繼。

      前些年,“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一度曾是經濟騰飛地區人們的“口頭禪”。不久,文化又從配角走上了主角的位置,成為“文化搭臺,文化唱戲”。山東濰坊的經濟起飛,是靠“風箏節”地方傳統文化的開發與弘揚而啟動的。人們對“文化搭臺,經濟唱戲”褒貶不一,但貶多于褒。理由無非是覺得文化不應該與經濟為伍,更不應該服務于經濟;這樣做,是文化的悲哀,是文化的墮落。有的人確實看到了提倡“文化搭臺,經濟唱戲”之初魚龍混雜的狀況,有的人借文化之名,把一些已經被扔進歷史垃圾堆的文化糟粕重新拾起來,用封建迷信,打“鬼”的主意,這是需要抨擊的。但從社會的整體需要看,文化與經濟聯姻是歷史發展的一個方向。否則,高雅文化就永遠只能凝聚在文化的“塔尖”上,永遠只能為少數人服務或被少數人利用。芭蕾舞如果只是一種宮廷舞蹈,京劇如果沒走出達官貴人的庭院,到今天會是怎樣的一種存在狀況?那恐怕是極不樂觀的。

      從消費的審美化到審美經濟的形成,其中包含著大量的美學問題。這表明時代與社會需要美學,美學在經濟領域中正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更給美學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美學能不能回應社會的呼喚,在經濟領域中有所作為?

      在對中國美學初建時定向與定型過程的回顧中,可以發現定向對于一個學科建設的重要性。在當今中國美學多元化的局面中,已經建立起來的有馬克思主義特點的美學仍然占有主導地位。這種主導地位來自于其自身的學術性、邏輯性和生命力,因為它們已經開始脫離美學所不應有的過強政治性和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的依附,內容和形態在發生較大的改變。它們已經融進了許多價值學和人學的內容,還在不斷地吸收新的思想、新的方式。這是真正屬于美學的路程的開始,換句話說,美學開始了解決自己應該解決的問題。

      而美學要想真正在經濟領域中有所作為,還需要從現實中發現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就是說,美學研究必須具體化。比如,對審美需要的層次性研究,從感性生命的生理需要,心理需要,精神文化需要出發研究對象的形式——造型、色彩、材質等,傳達的意義,文化信息,變化與更新等;對審美標準的歷史具體性的研究——具體的時代、地域、經濟、政治、年齡、職業、性別等要求,特別是國家進入WTO之后,從美學角度所做的跨文化研究等等;企業的審美文化研究,企業形象研究,都是把美學研究具體化。美學在面對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將為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