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迪安:公共藝術體系比較薄弱 有必要加強建設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6-03]
范迪安:公共藝術化的城市表情
“僅僅有著寬闊道路和巨大樓盤的城市并不是真正的國際化旅游城市。和個人一樣,城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氣息都是打造出來的、積淀出來的。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百姓有欣賞藝術,提高審美鑒賞力的巨大需求,很多人在旅游中愿意到美術館吸取知識,這是一次與藝術交流,以及觀眾之間相互交流的好機會?!比珖f委員、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說,“在這個意義上美術館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品展示空間,還是一張城市觀光的文化名片?!?br/>
范迪安表示,“從空間、城市文化上講,旅游城市的美術館、文化館、博物館、紀念館等公共藝術設施,其主體和接受者是城市公民和旅游者,反映他們的文化和藝術追求是旅游城市的公共藝術設施的‘城域性’的基本界限,另外,公共藝術的城市文化差異性是旅游城市公共藝術設施的‘城域性’的概念核心,把握它是形成城市觀光特色的最重要的條件,也是形成旅游文化核心競爭力的驅動力?!?br/>
“現階段,作為‘夾心層’的公共藝術體系目前比較薄弱,非常有必要加強建設?!狈兜习舱f。公共藝術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家在藝術殿堂里能夠學會尊重創造和人們相互尊重。在美的和諧里受感染,感受人際之間的和諧,所以對于心靈的塑造,美術館、博物館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氨日瘴鞣?,西方一個很大的公共藝術設施就是博物館,特別是藝術類的博物館。我們不可設想到巴黎觀光不去盧浮宮,到美國旅游不去大都會,到倫敦度假不去大英博物館。甚至在某種程度上,這些藝術館就成了中國游客了解世界了解西方的重要窗口。所以我們自己在這個新的形勢下應加強公共藝術設施建設?!?
范迪安強調,公共藝術服務體系的建設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對公共藝術發展要有正確的心態,一些地方存在把公共藝術設施建設當成“面子工程”的做法,如將藝術館建在遠離景區的地方,浪費了資源,卻被看作是城市觀光的標志性建筑。另外,國家需要對公共藝術服務體系建設持續加大投入,藝術工作者也要提升自身的服務水平,改變服務理念,不要讓公共藝術設施形同虛設?!?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