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朱長元:別給藝術品全貼上價格標簽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1-04-27
    古今中外,藝術品收藏似乎一直是富人們的“雅趣”。在間斷近50年的藝術品收藏后,近年來中國突然冒出了7000萬收藏大軍和數以百萬計的 “收藏家”,真是令人詫異。

    中國歷朝歷代都有藝術品收藏的傳統。但新中國成立后至上世紀90年代,由于種種因素,公開收藏幾乎斷掉了一個時代。重新撿起藝術品收藏也就最近十多年的事情。顯然,用財力和眼力長期浸潤的收藏行為,怎么可能靠看幾本書、收幾件作品便能速成為“家”呢?

    所謂“收藏家”的速成,偽專家是一大始作俑者。翻開我國幾千年的收藏歷史,收藏與鑒賞的關聯度頗高。凡稱得上收藏家的,無不有著過人的藝術品鑒賞力,不收藏便能鑒賞者鳳毛麟角。舊時鑒賞眼力的鍛煉,也沒有今天所謂的書本和理論。它大體是師徒相傳,靠難以計數的過手物件悟出來的。鑒定一件藝術品的真偽,更不會像今天的專家這樣用滔滔不絕的話語,或讓人熱血沸騰,或令人如墜深淵。簡單幾字足以服人,是真正鑒賞家的標志和信譽。

    更何況,鑒賞不估價是一條行規。估價是一種買賣行為,是買賣雙方的博弈。藝術品沒有固定價格,只有成交價。今天的專家動輒估價,調動起人們占有藝術品的無窮欲望,“撿漏暴富”霎時間成為許多人的夢想。藝術品在一些人的眼里不再是傳統文化的載體,而是可以讓人不勞而獲、掠取財富的工具。這樣的大眾收藏其實是大眾逐利,是對藝術品收藏文化的污辱。

    所謂7000萬收藏大軍,其實絕大多數屬于藝術品投資愛好者。投資藝術品并從中獲利本身是一個正常行為,但藝術品投資與藝術品收藏絕對是風馬牛不相及。收藏以對藝術品的保護和傳承為目的,是用剩余財富換取生活雅趣、社會地位和“收藏大家”等榮譽;投資則以藝術品的價值上漲為宗旨,是用小錢博大錢換取財富增值和“藝術品投資人”的稱號。

    當然,數以千萬計的人熱衷于藝術品投資大體是件好事。它會給作為中華傳統文化載體的藝術品得到重視和保護帶來無可估量的作用。但與此同時,我們更要營造收藏文化,倡導收藏氛圍,不要將藝術品全都貼上市場價格標簽。只有這樣,才能將那些承載著人類文明而又容易為市場所忽視的諸多物證傳承下去。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