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各地大賽

    10名海內外人士獲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杰出人物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0-06-16
    無錫6月13日電(記者 洪曉紅 孫權)記者13日從江蘇無錫舉行的第三屆“薪火相傳——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杰出人物”頒獎典禮暨事跡報告會上了解到,共有10名海內外人士獲年度杰出人物獎,其中美籍華人與外籍友人占獲獎人數的三分之一,成為中華文化遺產保護大軍中一股特殊的“國際力量”。

      據主辦方介紹,此次獲獎的國際友人均在中華文化遺產保護領域作出了杰出貢獻,為中國文化遺產保護事業起到了示范和引領作用,力量不可低估。

      在今天的事跡報告會上,獲獎代表分別就個人的文化遺產保護經歷作了主題發言。

      日本籍僧人小島康譽自1982年起,共投入個人資產約3千萬元人民幣,先后120多次長期在偏遠的中國新疆地區參加各類文物保護活動,捐建中日友好希望學校,積極支持新疆克孜爾千佛洞的保護修復事業及尼雅遺址、丹丹烏里克遺址考察工作,為保護新疆古代文化遺產,促進新疆教育事業發展,促進中日兩國人民的理解和友好作出了寶貴貢獻。

      68歲的小島康譽在會上感謝授予他中國文化遺產保護年度杰出人物的殊榮,表示愿意盡最大努力為新疆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奉獻今生。他同時呼吁中國應培養專業遺產保護人才,設立更多的文物保護獎勵基金。

      美籍華人收藏家范季融、胡盈瑩夫婦去年義無反顧地向中國捐贈了9件上世紀90年代非法流失海外的國寶級秦公晉侯青銅器,為使流失出境的中國文物回歸祖國、保護中華文化遺產作出了突出貢獻,今天榮膺第三屆文保年度杰出人物,也成為愛國華人的典型代表。

      德國美茵茲羅馬·日耳曼中央博物館科技考古部主任蘇珊娜·格萊夫博士,自1999年以來曾先后10余次到中國陜西開展中德合作項目的組織研究工作,在中國文保業界首次建立了與國際接軌的科技保護平臺,被譽為中德兩國政府間科技合作的奇葩。她主持領導了唐代法門寺出土紡織品和漢茂陵叢葬坑出土文物的修復保護與研究、秦始皇陵K0007水禽坑的修復及工藝研究等工作,積極宣傳中德合作和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在國際上引起廣泛反響。

      中國文物保護基金會理事長馬自樹認為,中華文化遺產保護門類豐富多樣,需要全社會的志愿者和愛心人士共同參與關注,希望獲獎代表尤其是國際友人在一線的文保事跡能感動更多的人,使更多的民間力量成為“文保衛士”。(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