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當代藝術實驗案例碰撞亮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10-27]
首次移師中國的“全球藝術品收藏論壇”近日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舉行“碰撞——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實驗的案例”特別展覽,它以30個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個案,觸發了人們關于中國當代藝術標準的重新思考。
據北京青年報10月13日報道,一個物理學專用名詞——碰撞,如今成為反映中國當代藝術現狀的大膽命題。作為“全球藝術品收藏論壇”走出歐洲來到中國舉行的特別展覽,“碰撞——關于中國當代藝術實驗的案例”剛剛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即引起關注。展覽所邀請的藝術家涵蓋中國當代藝術界所有“明星”式的人物,更重要的是,它以30個具有典型意義的藝術個案,觸發了人們關于中國當代藝術標準的重新思考。
據悉,“全球藝術品收藏論壇”已有5年的歷史,其核心是具有高端性和私密性的“全球化背景下的藝術”高端論壇,又稱“閉門會議”,每屆都邀請全球具有文化理想和行動力的美術館負責人、博物館館長、策展人、批評家、收藏家、藝術基金會和藝術機構主席等權威人士,以及與藝術品流通、收藏有關的政府機構首腦共同參與。
首次移師中國的論壇2009年的議題包括“中國當代藝術市場:泡沫的破裂還是國際藝術格局中新崛起的力量?” 等話題,而作為論壇的特展,“碰撞”展則以藝術的方式顯示出當前中國藝術市場的生機、危機以及與之并存的困惑。
“碰撞”展策展人俞可表示,“碰撞”不是對某一藝術風格或藝術樣式的命名和定性,也不是對某類藝術現象貼標簽,而是指涉和描述中國當代藝術正身處其中的一種狀態、一個過程。其原因在于,當代藝術在今天,已經很難像過去那樣,用一個風格或樣式來概括,硬性地把藝術家及其作品歸納到一個既定概念之下。反之,突出和彰顯藝術家的自我特性、強調藝術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碰撞”關系和“碰撞”之后生成的新藝術生態,將成為關注的焦點。
藝術與過去相比,不再是割裂的“烏托邦”,而是在與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其他跨學科領域的交互中,呈現出一種交織的狀態?!坝谑?,傳統與前衛、單一與多元、全球與地域、東方與西方、學術與資本、觀念與技術……新時代背景下的藝術創作隨時隨地都面臨著多重因素的沖突、對峙和交疊。而這些多重因素作用下的藝術實驗,無疑呈現出一種‘碰撞’的生態?!庇峥烧J為,正是這一膠著和對抗的“碰撞”過程,帶來一系列新的藝術認知和不同的藝術發展趨勢,改變了我們過去對藝術的慣性理解,從而書寫著中國當代藝術的今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