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都”景德鎮:打金字招牌的主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9-04-21]
被列為資源枯竭型城市,國家會每年撥付一定資金,用于地方經濟轉型。今年會撥款8200萬,連續五年,數額不等。
2009年3月,景德鎮被國務院列為44座資源枯竭型城市之一。
景德鎮市在2007年就正式申報資源枯竭型城市,這是國家決定加大對資源型城市尤其是資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支持力度后,此類城市的第一次申報。
景德鎮市發改委工業科長劉忠平向《瞭望東方周刊》介紹說,當時江西省共上報了6座城市,只有產煤重地萍鄉上榜。隨后,景德鎮又進行了第二批申報,獲得通過。
講歷史貢獻,景德鎮擁有1700多年的制瓷史,解放初期,江西省的出口創匯99%來自景德鎮的制瓷業,1982年之前,景德鎮48%的財政收入上交省里;講問題,景德鎮有30萬人,其中陶瓷工人15萬,幾乎每個家庭都和陶瓷有關系,工廠倒閉,職工下崗,就業成了最突出的問題。
“景德鎮”這塊積蓄千年、價值連城的金字招牌,也是急待拯救的資源。
城區內有一批古民居、古作坊、古窯房,古巷道則到處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如噴釉的、拉坯的、利坯的、畫畫的,“把它們保護好,景德鎮就可以變成一個活的博物館?!?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