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個文化產業大發展的時代里,身為一個民間收藏家相較幾十年前是幸福的。4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東亞展覽館將隆重舉行“首屆上海中國古玩藝術品博覽會”。
此前,由全國工商聯古玩業商會主辦的該博覽會已在北京成功舉辦10屆,今年該博覽會正式移師滬上,規模及參展商均較之前有所提升。位于東亞展覽館內的展區面積達4500平方米,并將展示高端展品與古玩精品的區域進行劃分,便于藏家觀展。北京保利、上海朵云軒、上海博古齋、浙江西泠印社、浙江錢塘、黑龍江嘉瑞等國內著名拍賣公司將推出頂尖古玩藏品,登場于特裝區各個展廳。
西泠印社的一件明清八大山人畫冊成為全場市場價值最高的展品,該展品由海外藏家手中回流至國內,據西泠印社陸鏡清介紹,八大山人存世作品本已不多,而冊頁則更是鮮見。該作品曾收錄于各類名家畫冊圖錄達14次,但原作卻始終未能浮出水面,藏家能在該品6月西泠印社春季拍賣會上拍之前得以一睹真跡,實屬有幸。該展品在未來拍賣會上的起拍價為2000萬元人民幣。八大山人朱耷(1626-1705)是明末清初杰出的寫意畫大師。23歲那年,明亡后,削發為僧,40余歲還俗,他的畫作多以冷逸空靈、隨性淡定贏得后世褒揚。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朱耷一直到60歲開始才在畫作上落“八大山人“之款,而該展品恰創作于作者59歲之際,故而對八大山人學術研究也提供了難得的資料。
而保利拍賣公司則以清乾隆松石綠地粉彩多穆壺來為博覽會增彩,“多穆”藏語原意為盛酥油的桶,是西藏、青海地區藏胞盛酥油茶或酒的一種盛具。器形為筒式,口部靠柄一側有花冠形裝飾,柄兩端各有卷曲花飾。在清代,這類造型頗為奇特的多穆壺,成為宮廷飲奶時特別使用壺具。
博覽會上,嘉瑞拍賣的袁世凱玉璽、朵云軒的文征明行書軸、包氏博物館的唐風字形白玉硯等都是值得關注的看點。據本次活動承辦方也是上海最火爆的古玩交易中心云州古玩城介紹,每年他們舉辦的各類講座賞寶活動就達數百場次,積累了人氣,也使首屆在上海舉行的全國性的古玩博覽會能得以順利組織。(記者 程奕)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