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中藝網
    首 頁 考古發現 文化資訊 全國展訊 藝術個展 各地大賽 國際傳訊 拍賣預告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

    New Page 1
     

    藝 品 查 詢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靳尚誼,1934年生于河南焦作。1949年考入北平國立藝術?茖W校繪畫系,受教于孫宗慰、李宗津、董希文、吳作人等。主要學習素描、勾勒(白描)、水彩等。1952年畢業創作年畫《互助組來幫忙》,后留校繼續在繪畫系油畫專業攻讀研究生。1955年參加K·馬克西莫夫在中央美術學院開設的油畫訓練班,掌握造型和色彩的基本規律。1957年畢業留校在版畫系教授素描。1974年中央美院(此時稱中央五七藝術大學)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恢復教學,至首鋼開門辦學。1978年被任命為油畫系副主任和第一畫室負責人。1983年任中央美術學院副院長。1987任中央美術學院院長,F任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 

藝術履歷: 
1957年,畢業創作油畫《登上慕士塔格峰》在中央美院“畢業生作品展覽”上展出。 
1960年,創作油畫《我們的友誼遍天下》(與伍必端合作),并參加第二屆全國美展展出。至延安深入生活,繪制《陜北窯洞》等一批小型風景寫生和農民素描肖像。 
1964年,創作油畫《長征》(原名《踏遍青山》),并在“第3屆全國美展”上展出。 
1977年,創作《北國風光》、《江河大地的春天》,并參加“全國紀念性美展”,《北國風光》被革命博物館收藏。 
1980年,中央美院油畫系恢復工作室制,主持一畫室。創作《探索》、《思》、《青春》等在“三屆油畫研究會展”上展出,并被中國美術館收藏。同年在吉林長春            ......  詳細情況請點擊觀看
    靳尚誼孫中山

     

    您現在的位置:中藝網
    中藝網--文化資訊

    辛識平:在博物館共賞文明之美

    ( 中藝網  2019年5月21日  )

    各種文明本沒有沖突,只是要有欣賞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绷暯街飨趤喼尬拿鲗υ挻髸闹髦佳葜v尚在耳邊,國際博物館日又如約而至。在博物館感受文明之美,多元文化的交相輝映、美美與共的心靈共鳴,尤其讓人陶醉。

      徜徉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老撾出土的史前銅鼓、公元前3世紀的敘利亞組裝畫、公元前4千紀的沙特石雕映入眼簾,亞細亞的輝煌文明撲面而來;流連于紅墻黃瓦的故宮,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藝術家們用他們的雙手和智慧,將不同的文化以版畫形式加以呈現……時代的前行、技術的進步、觀念的更新,讓博物館的角色不斷發生改變。如今,博物館已不僅是留存文明記憶、呈現文明魅力的“全息視窗”,更是多元文化的“超級鏈接”、文明交流的“社交網絡”。帶著欣賞的目光來到博物館,如同走進一個氣象萬千的文明世界。

      這里,有美美與共、和諧共生的生動景象。中外博物館的互學互鑒、相融相濟,促進不同文明對彼此的欣賞和認同。意大利返還中國文物的歸來,是兩個古老文明大國對彼此惺惺相惜的敬意,也是中外文保合作機制日趨成熟的見證;阿富汗國寶延續十多年的全球巡展,見證一場守護文明的國際道義接力,也讓更多觀眾欣賞到融匯東西的文化瑰寶;中日韓三國城市博物館的聯合策展和深度合作,不僅讓東亞城市的歷史記憶融入百姓生活,也在深入心靈的人文對話中啟迪彼此,兼容并蓄,促進三國攜手走出亞洲、邁向世界。

      這里,有交流互鑒、相互激蕩的創新活力。以中國建筑工藝“榫卯”為靈感的智趣游戲,被法國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的劉易斯西洋棋冰箱貼,在中國電商平臺上賣斷貨;更不用提為生活增添文化亮色的故宮口紅、敦煌詩巾、飛天面膜。中外機構攜手推動文化遺產保護和創新,不斷激活文明進步的源頭活水,向人們展現了跨越時空、富有永恒魅力的文明成果。

      從文明的收藏者、保管者,到文明的守護者、傳播者,博物館在互聯網時代的“華麗轉身”,為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文明的繁榮和勃興提供了更豐富的可能性。以更積極的姿態深入本土文化和本地社區,以更開闊的全球視野推動“跨文化”“跨時空”的聯結,博物館正在激發起越來越多的精神共鳴,增進不同國家的文化認同,為解決全球挑戰注入源源不斷的文明力量。

      墨西哥詩人阿方索·雷耶斯說,只有承載歷史的人才有豐盈的未來。超越文明沖突的偽命題,突破文明較量的焦慮癥,書寫文明共生的當代史,正是當代博物館作為文明載體的重要價值。熱鬧的博物館日過后,還有無數文明的對話等待我們聆聽,還有無數文明之美等著我們發現。



              推薦給好友 中藝論壇  便于打印

    相關鏈接:
      沒有相關資訊!
    更多的論

    關于我們 | about us | 中藝顧問 | 有關合作 | 聯系方式 | 投訴郵箱 | 友情鏈接
    Copyright© 1998-2013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 - 056-8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