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藝術名家==> 徐子印==> 個人簡介
|
徐子印 1939年生于江西省余干縣,當代瓷畫藝術家,榮獲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頒發)。
1961年畢業于景德鎮陶瓷大學美術系,在中國輕工業部陶瓷研究所藝術室工作,后任《中國陶瓷》美術編審,同時從事陶瓷美術研究創作五十余年。曾任九三學社江西畫院副院長、江西省九三中央書畫院成員、全國工藝美陶瓷藝術評審委員會主任委員。
1993年探索研究出陶瓷釉上潑彩新技法,創造了潑彩山水畫新風格。陶瓷潑彩新技法巳入編景德鎮陶瓷大學《現代陶瓷教科叢書》,促進了陶瓷潑彩山水畫派的形成。
潑彩山水畫"幾度夕陽紅"、“春"先后在中國美術舘參展,作品曾獲國家和省市金銀獎,還有作品被省市和國家展覽館收藏,潑彩山水花瓶在巴黎盧浮宮展出后被法國藝術聯合會收藏。
----------------------------
徐子印是中國當代陶瓷藝術領域的杰出代表,以其獨創的潑彩山水瓷畫聞名于世。他的藝術生涯跨越半個多世紀,不僅推動了陶瓷繪畫技法的革新,更在傳統與現代、工藝與藝術的融合中開辟了獨特的審美境界。以下從技法創新、藝術風格、代表作品及影響等角度對其瓷畫藝術進行綜合介紹:
一、技法創新:潑彩山水與陶瓷材料的突破 徐子印于1993年開創了陶瓷潑彩山水畫新技法,突破了傳統陶瓷裝飾的局限。他利用陶瓷釉面不吸水的特性,通過酒精等液體對色料的流動控制,使色彩產生奇妙的自然肌理與墨韻。這種技法既不同于中國水墨畫的潑彩,也區別于西方抽象表現主義,而是通過材料本身的物理特性,將流動的色料轉化為山水的神韻。例如,他在《幾度夕陽紅》中通過色料的自然沉積與擴散,營造出山石肌理與光影交錯的視覺效果,既保留陶瓷的工藝美,又賦予畫面生動的自然氣息。
二、藝術風格:中西融合與意象表達 1. 構圖與意境 徐子印的作品以簡練構圖表現宏大境界,如《黃山云》中僅以翻滾的云霧和抽象的山形傳遞黃山雄渾之勢,舍棄細節堆砌,強化“以虛寫實”的意象表達。畫面常以山峰石壑為骨架,通過色塊肌理的節奏感形成音樂般的韻律,體現道家“大象無形”的哲學觀。 2. 色彩與質感 他偏好單純雅麗的色調,利用釉上彩的流動性產生深淺變化,形成“色中有墨、墨中見色”的獨特質感。例如《雷雨》中深藍與灰白的潑彩肌理模擬暴雨傾瀉的動感,同時通過釉色的燒成效果賦予畫面金屬般的光澤。 3. 文化融合 其作品兼具中國畫的線描美學與西畫的光影表現,如《大漠夕陽紅》將民間青花的豪放筆觸與學院派的理性構圖結合,形成既有民族風味又具現代性的視覺語言。
三、代表作品與藝術成就 - 《幾度夕陽紅》:1994年獲全國陶瓷藝術評比銀獎,以潑彩肌理表現夕陽余暉下山巒的蒼茫感,現藏于日本賴戶市美術館。 - 《瀑聲驚飛鳥》:通過釉上彩的流動肌理模擬瀑布飛濺的動態,獲全國陶藝設計二等獎,巜蒼山靜倚天》瓷板畫獲全國陶瓷評比金獎。 - 《潑彩山水花瓶》:以抽象潑彩展現自然力量的混沌與秩序,被法國藝術聯合會收藏。 其作品多次在中國美術館、巴黎盧浮宮等地展出,并被收錄于《世界美術家傳》《中國當代陶瓷美術家辭典》等權威文獻。
四、理論貢獻與藝術影響 徐子印提出“創新是陶藝的生命”理念,主張在傳統基礎上探索材質與形式的現代轉化。他在論文《流動的藝術》中系統闡釋了潑彩技法的美學邏輯,強調“限制即自由”的創作觀——通過陶瓷材料的物理局限激發藝術表現的可能性。中國美術學院教授陳淞賢評價其作品“將工藝特性升華為藝術語言,擊中了現代審美的核心”,認為他的探索為景德鎮傳統瓷藝注入了當代活力。
五、藝術地位與傳承 作為江西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中國(國家級)工藝美術大師(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游部頒發證書),徐子印的成就不僅體現于個人創作,更推動了陶瓷藝術教育體系的革新。其技法被編入景德鎮陶瓷大學教材,代表作《徐子印陶瓷藝術》畫集成為研究現代陶瓷山水的重要文獻。他的藝術實踐啟示后人:傳統工藝的當代轉化需要同時尊重材料特性與時代精神,在“天人合一”的追求中實現藝術生命的永恒。
總結而言,徐子印的瓷畫藝術是工藝與繪畫、傳統與現代的完美融合。他以潑彩技法重構了陶瓷山水的視覺語法,用流動的色料譜寫自然宇宙的詩意,為中國陶瓷藝術開辟了一條兼具民族根性與世界視野的創新路徑。
徐子印陶瓷藝術
徐子印陶瓷藝術:獨樹一幟的創新與傳承
徐子印的陶瓷藝術可謂獨樹一幟,具有鮮明的個人特色和深厚的藝術造詣。以下是對其陶瓷藝術的評述: 一、藝術成就與榮譽 徐子印,1939年11月22(農歷),生于江西省余干縣,是一位當代著名的陶瓷山水畫家。他宋狀了中國陶瓷藝術終身成就獎、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等殊榮,這充分說明了他在陶瓷藝術領域的杰出貢獻和卓越成就。 二、藝術風格與技法 1. 風格獨特:徐子印的陶瓷藝術以潑彩山水畫為主要特色,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他的作品充分展示了陶瓷材料本身性能的審美特征,將自然肌理和墨韻構成的意象山水畫表現得淋漓盡致。這種風格不僅為陶瓷美術增添了新畫種,也開創了新的審美領域。 2. 技法創新:徐子印在陶瓷美術創造性的研究中,探索出釉上裝飾穩定產生自然肌理和墨韻的新技法。他利用陶瓷材料不吸水的特性,通過顏色的液體流動產生豐富多變的肌理和墨韻構成的藝術效果。 這種技法在《現代陶瓷教科叢書》中被收錄,成為陶瓷潑彩山水畫派的代表技法之一。 三、藝術價值與影響 1. 深受認可:徐子印的作品在全國及省、市大獎賽中多次獲得一、二 •三等獎,其中“蒼山靜倚天”、“幾度夕陽紅”等作品更是獲得了全國工藝美術創新金銀獎。這些榮譽充分證明了徐子印陶瓷藝術的價值和地位。 2. 走向世界:徐子印的作品不僅在國內受到廣泛認可,還多次在香港、美國、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地展出和交流。他的作品被國內外藝術家和收藏家所厚愛,充分展現了中國陶瓷藝術的魅力和影響力。 四、藝術精神與理念 徐子印在陶瓷藝術創作中始終堅持創新與傳承并重的原則。他通過深入研究和實踐陶瓷潑彩新技法,創造了獨特的陶瓷潑彩山水畫新風格,為人們開拓了新的審美領域。同時他也積極推廣陶瓷文化和藝術教育為傳承和發展中國陶瓷藝術做出了積極貢獻。 綜上所述徐子印的陶瓷藝術以其獨特的風格、創新的技法、深厚的藝術價值和廣泛的影響力成為當代中國陶瓷藝術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藝術精神和理念也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啟示和借鑒。
【我要留言】
電 話:13879828018 手 機:13879828018 地 址:江西省景德鎮市 郵 編:33300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