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挖魚塘挖出古代城池 南京六合發現西漢遺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10-27



    今年4月28日至4月30日,《現代快報》連續報道了南京市六合區雄州鎮發現一處南京地區乃至江蘇省范圍內最大的西漢時期大型古代遺址,一時間引起南京市考古工作者的高度重視。昨天,南京師范大學考古專家會同省和南京市考古界專家一起來到六合區,對這一大型西漢時期的古代遺址進行了全面勘察和了解,并希望六合區有關部門做好對遺址的保護工作。據了解,此處遺址將被列為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曾出土大量珍貴文物

      據南京師范大學文博系主任、著名考古專家周裕興介紹,雄州鎮的西漢時期大型遺址屬當時的棠邑侯國所在地,占地約150萬平方米以上。早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南京市博物院考古專家,曾在該遺址上發掘出銅鈁、鐵斧、鐵竹、銅錠、四銖錢、五銖錢、銅作坊、楠木等大量的珍貴文物?!拔母铩睍r期,該遺址的考古工作被耽擱下來。以后,該遺址在人們的記憶中慢慢淡去,有的地方還蓋起了房屋、種上農作物。

      農民挖魚塘掘出遺址

      今年4月中旬,當地農民在自留地上挖魚塘時,無意中挖出了大量的陶罐、鋪地磚、瓦當等。經六合區文化局文物科蔡科長和南京市考古工作者鑒定,這些帶紋路的陶罐、瓦當、鋪地磚均為漢代文物,距今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之后,考古工作者曾先后兩次趕往雄州鎮調查遺址現狀,并根據這些文物查找相關文獻,最終確認其為西漢時期的城池。

      棠邑侯國城池又見天

      周裕興認為,前一天,他們已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昨天又進行了實地勘察。根據露在地面的漢代瓦當和墻基,足以確認該遺址就是消失了2000多年的西漢棠邑侯國城池。下一步將要求考古工作者對遺址進行考古發掘,找出城池的范圍、輪廓及地下文物保護狀況,提供相關數據和遺址保護方案,配合地方政府做好對遺址的保護。

      遺址將列為市級文保

      有關考古專家表示,棠邑侯國城池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已形成,到了西漢時期,棠邑侯國已非常繁榮,到了六朝時期,棠邑侯國城池仍在繼續使用。后來逐漸衰敗?,F在的六合區老城,是宋代重建。

      昨天,考古專家表示,他們將把棠邑侯國城池調查論證報告提交給南京市有關部門,把它列為南京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新聞】

      六朝帝王陵綜合調查完成

      □快報訊(記者薛林)記者從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產研究所獲悉,一個由國家文物局和江蘇省文化廳組織實施的,江蘇六朝帝王陵現存遺址和保護狀況科研項目全部結束。目前,這一科研項目已被正式納入北京大學考古系等單位合作進行的“中國漢—唐帝陵制度研究”課題中。

      歷史上的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均建都于南京。當時的南京成為了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解放后,考古工作者曾多次在南京的江寧、棲霞、鼓樓、下關,以及丹陽和句容等地,調查和發掘了六朝時期的帝王陵墓多座,發現了大量珍貴的文物。

      為了搶救和有效地保護已經發掘和未發現的六朝帝王陵墓及六朝石刻,國家文物局和省文化廳等部門,組織專家、學者對南京、丹陽和句容等地的六朝帝王陵墓及地面石刻進行了全面調查,著重了解這些陵墓的現存遺跡情況和保護狀況,并對地下遺跡進行勘探,系統地掌握了這些六朝帝王陵墓的范圍、環境、地貌及保存狀況,為下一步研究六朝帝王陵的陵寢制度及文化內涵和政府文物主管部門開展科學保護與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

    (信息來源:現代快報 薛林)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