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名瓷薈萃唐山“大比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9-17]
打破國際市場技術壁壘的無鉛骨質瓷、燒制技巧失傳700多年的“天目瓷”等一批國內外名瓷,16日在河北省唐山市舉辦的第八屆唐山中國陶瓷博覽會上紛紛登場,引起國內外專家和賓客的嘖嘖稱贊。
有“北方瓷都”之稱的河北省唐山市已成功舉辦了七屆中國陶瓷博覽會。據
了解,完全由市場運作的本屆博覽會吸引了28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加,其中,國(境)外廠商包括美國、英國、意大利及臺灣等國家和地區,廣東潮州和佛山、福建德化、江蘇宜興、江西景德鎮、浙江龍泉、河南禹州、山東淄博等國內9個陶瓷主要產區都有企業參展,800多個展位早就預訂一空,名廠名瓷比例達到40%以上。據介紹,本屆博覽會共有6000多名國內外賓客參加,其中外賓700多人,涉及52個國家和地區。
此次博覽會上國內陶瓷產品出現兩大亮點,一是由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產的“無鉛骨質瓷”。骨質瓷起源于英國,是世界公認的高檔瓷種,核心技術一直被西方國家壟斷。含鉛釉料帶來的鉛溶出問題,成為內地骨質瓷走向國際市場的“瓶頸”。從上世紀90年代起,內地一些科研院所和陶瓷產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研究無鉛骨質瓷。唐山陶瓷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采用多組元復合熔劑替代含鉛氧化物,歷經4年時間終于攻克這一“世紀難題”。生產的骨質瓷無鉛、鎘溶出,符合環保要求。這項成果打破國際市場技術壁壘,為中國內地生產的骨質瓷走向國際市場鋪平了道路。
另一個亮點是“天目瓷”系列。天目瓷是宋代八大名瓷之一,其中以曜變、油滴、兔毫最為名貴,曜變又居于宋代名瓷之首。天目瓷上的圖案絕非人工手繪而成,而是在燒制溫度的細微變化下天然產生,圖案絕無重樣,每件都是“孤品”。有關資料記載,天目瓷早已失傳,現在僅在日本存有4只宋代天目瓷茶碗。出生于陶瓷世家的唐山陶瓷藝人劉文坦經過20多年的潛心研究,終于摸索出失傳700多年的天目瓷燒制技巧。目前,劉文坦已開發出的天目瓷系列產品有鐵系黑釉瓷、金圈釉瓷、銀圈釉瓷、寶石釉瓷、彩云釉瓷、絨球釉瓷等30多個品種,不僅生產出藝術觀賞瓷,而且將此技術成功應用于日用瓷上,使天目瓷重放光彩。
據了解,本次博覽會將于9月20日結束。
來源:新華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