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出土最大規模明瓷器 以景德鎮燒造的最多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9-01]
1200多箱 每箱有1500多片 出土如此大量明早中期瓷器國內絕無僅有———
今天上午,記者在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看到,毛家灣發現的大量明朝青瓷、白瓷、青花瓷器等碎片足足裝了1200多箱,這些規格為50×30×35(單位:厘米)的箱子堆滿了文物研究所的后院,每箱里有1500多片碎瓷。一位工作人員坐在箱子堆前,
正一箱一箱地給瓷片分類,可以復原的瓷片放在一個箱子里,一些小而碎的瓷片放在另一個箱子里。
這位工作人員說,把一千多箱的碎瓷復原起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不是一兩年就可以完成的,一些無法復原的碎瓷將存放在倉庫中。
據介紹,景德鎮也沒有出土過這么大量的明早中期的瓷器,此次出土在國內絕無僅有,對明朝瓷器的研究很有價值。這些瓷片屬于民窯,盤碗類的瓷器比較多,在這些瓷片中還出現了一些不多見的青花瓷器。
鋪設供暖管道發現瓷器坑
這些瓷器出土于毛家灣1號院,也就是在北京四中的西邊。2005年7月25日,中央文獻研究室為該地鋪設供暖管道工程時,發現一大型瓷器坑,坑內填埋有大量古代瓷器碎片。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接到北京市文物局的通知后,所領導立即組織專業考古人員趕赴施工現場,展開搶救性發掘工作。至8月3日,發掘清理工作全部結束。
絕大部分“出身”民窯
據史書記載,前毛家灣位于明皇城西北角的西側,其北面是明代所設的太平倉,西面緊挨鳴玉坊。鳴玉坊是當時較大的居民點。據此推測,這個瓷器坑可能與當時其附近的居民點有一定的關系。
據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有關考古專家介紹:此次出土的大量瓷器殘片,絕大部分是民窯產品,僅有個別出自官窯。
數量之多國內罕見
這批瓷器除少量為明代之前的遺物外,其余絕大部分屬于明代早中期。窯口較雜,有景德鎮窯、龍泉窯、鈞窯、磁州窯、樞府窯、德化窯、哥窯等,其中以景德鎮燒造的最多。
有關文物考古專家、瓷器研究專家學者認為,一次出土數量如此之多的瓷器,在國內尚屬罕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來源:法制晚報(韓鴻業 李里 李永強)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