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認定22項傳統工藝美術品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8-22]
上海認定顧繡等22項傳統工藝美術品種技藝
“寶貝”走出“深閨”還需添把力
曹素功墨、顧繡、黃楊木雕、手工絨線編結……前天,22項工藝美術品種、技藝得到市經委頒發的“上海市傳統工藝美術品種(技藝)”證書,在傳承海派文化中得以增墨添彩。
不過,這22項傳統工藝美術集中在12家單位和個人手中,其中上海工藝美術研究所在14項中榜上有名,折射出海派技藝要從“深藏閨閣”到走向市場還有一段路要走。
申城工藝美術曾有一個發展興旺的時期,但在市場經濟和科技發展大潮沖擊下,有些傳統品種技藝面臨危機甚至瀕臨絕跡。
這些無形的寶貴遺產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視,繼今年6月41位上海工藝美術專業人才被授予首批“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之后,上月首屆上海市傳統工藝美術評審委員會成立,由他們擔負對上海傳統工藝美術品種、技藝及上海市工藝美術大師的評審工作。
經過嚴格篩選和無記名投票公決,評定出了22項工藝美術品種、技藝。其中,認定為市傳統工藝美術品種的有絨繡、顧繡、金銀擺件、牙雕、黃楊木雕、鑲嵌漆器、竹刻、硯刻、面塑、紅木小件、立體動物燈彩、玉雕爐瓶、木版水印等。
被認定為市傳統工藝美術技藝的有潛泉印泥、周虎臣毛筆、曹素功墨、手工首飾鑲嵌、瓷刻、細刻、剪紙、手工絨線編結、漢光瓷等。
新民晚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