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考古學上首次發現的舜帝祠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8-17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從2002年至2004年連續三個年度,對寧遠縣玉琯巖遺址進行考古調查、勘探和發掘工作,目前發掘的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已獲得很多重要的資料。

      在已發現的幾個不同時期的建筑遺跡中,早期的遺跡已遭到破壞,保存很不完整,出土有漢代遺物;中間一層的遺跡,出土有唐代的建筑構件和其他
    遺物;晚期遺跡為一組保存較為完整,規模宏大的建筑基址,出土有宋代的瓦當、筒瓦、板瓦、脊獸、滴水以及條磚、鋪地方磚等,還有用于祭祀的陶瓷碗、盞、杯、碟等。瓦當中有“王”字獸面紋瓦當與花卉紋瓦當,陶瓷器殘片有“開寶××”銘記。

      根據遺跡的打破和疊壓關系以及出土遺物判斷,宋代的建筑基址大約建于北宋時期,它是在唐代的基址上擴大重建的,南宋以后廢棄。從漢代開始,前后歷經1000余年,雖經多次廢棄、重建,但其位置始終不變。

      宋代的建筑遺址,已揭露的有主殿、寢殿、配殿、廊廡及排水設施等。主殿建筑面積876平方米,面闊七間,進深四間。寢殿建筑面積416平方米,面闊五間,進深三間,二殿之間有廊道相連。主殿與寢殿左右兩側有配殿,殿的兩翼有對稱的廊廡圍繞,是一座多進多單元式廊廡建筑。建筑群坐北朝南,主次分明,對稱均衡,布局嚴謹,規模宏大。

      這種以廊廡連成工字形平面布局的形式,與山西萬榮后土祠廟貌碑所刻的后土祠的布局和河南登封中岳廟圖碑之中岳廟有相似之處。目前所知,這種布局方法大約出現于北宋,它對后期的祠廟建筑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宋代崇尚祀祠,《宋史》記載,太祖時詔郡立古帝王陵廟,派人管理,各地也相繼興起建筑祠廟。祠廟配置也有一定的規則,大致可分為三個等級。后土祠與中岳廟都是奉詔按照最高級的標準修建的,屬于國家祭祀之祠。

      玉琯巖遺址屬九疑山地區,漢代以來多有關于舜帝陵廟的記載。馬王堆三號墓出土的地形圖,在一山側標出“帝舜”二字。墓主人為西漢初年長沙丞相轪侯利蒼的兒子,葬于漢文帝十二年(前168年)。地形圖上有九個柱狀符號,符號后面有一建筑物。研究者根據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舜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于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和北魏酈道元《水經·湘水注》九疑山“南山有舜廟,前有石碑”等記載,推測九個柱狀物為九塊石碑,后面的建筑物則為舜廟。根據已發現的建筑遺跡,尤其是保存較為完整的宋代建筑基址,結合有關文獻的記載,以及玉琯巖摩崖石刻,發掘者推測,玉琯巖遺址是漢代以來祭祀舜帝的祠廟遺址,是有根據的、科學的。

      玉 巖舜廟遺址的發現,是我國歷史上五帝祠廟考古上的首次發現,是目前已知時代最早的舜帝祠廟。它為古代祭祀的歷史和祠廟建筑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資料。隨著該遺址的進一步發掘,必將有助于我國考古學、歷史學、建筑學研究的深入。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