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藝博會拒絕工藝品參展 4萬市民為藝術沉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8-16]
8月12日至8月15日,是濱城大連藝術氣息濃郁的四日,由中國美協、大連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六屆大連藝術博覽會激起了一陣陣的“藝術熱潮”,留下了兩個沉甸甸的數字:參觀人數高達4萬人次,成交額660萬元。這表明,經過六年的培育,大連人的文化品位正在逐年提升,而藝術品也正在由過去的奢侈品變為可以走進普通百姓家中,裝點日常家居生活的必需品。
國內率先拒絕工藝品參展
8月13日是藝博會開幕的第二天,記者在設在大連世界博覽廣場的會場看到,1.2萬多平方米的展廳內,觀看展覽的人絡繹不絕。引人注目的是,充斥許多藝博會的工藝品在這里并不見蹤影,令人眼花繚亂的繪畫、書法作品和極富特色的民間藝術品紛紛登場亮相。
據大連藝博會辦公室主任劉玉春介紹,為把真正的藝術品奉獻給觀眾,本屆藝博會在國內率先拒絕工藝品參展,此舉對優秀的藝術品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600多個展位早早被搶訂一空,共吸引北京、上海、港、澳、臺以及美國、法國、俄羅斯、韓國等國內外的400多位藝術家,展出國畫、油畫、水彩、版畫、書法,以及瓷藝、陶藝、硯雕、石雕、木雕等藝術作品,展覽規模超出往屆。中國美協主辦“彩·墨空間”當代中國美術家提名展同場展出,近百幅佳作不僅提升了本屆藝博會的藝術品位,也使眾多喜愛藝術的人們不出大連就欣賞到當代名家的藝術風采。
市民藝術細胞被激活
退休干部李啟祥扛著相機,一邊參觀一邊拍照,他告訴記者,周六他已經和老伴在這里逛了大半天,回家后,就給兩位老友打電話,相約第二天一起來參觀。三個人退休前都從事和藝術有關的工作,聚到這里一邊觀賞一邊交流觀感,實在是一種享受。一位在企業搞宣傳工作的先生告訴記者,每年的藝博會他都參加,希望能在會上學習到名家的技法和長處。(遼寧日報楊麗娟) [編輯: 錢文勝]1
和這些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參觀者不同,有些普通市民對展出的藝術品并不懂,但他們還是懷著尊敬的心態,禮貌地參觀著,并選擇合適的時機與藝術家們交談,增加自己的藝術欣賞能力。
劉玉春告訴記者,客觀地講,大連的文化底蘊相對比較薄,有鑒于此,大連市近年來加大文藝市場培育力度。大連藝博會參與的人數一屆比一屆多,說明大連人的文藝細胞正在被激活或渴望被激活。今年藝博會完全取消門票,贏得了更旺的人氣,四天共接待4萬人次參觀者,為歷屆藝博會之最。
藝術品收藏漸升溫
在欣賞藝術家們帶來的藝術精品的同時,不少參觀者捷足先登,當場就掏錢,買了心愛的藝術品回家。一些價位較低的小幅畫作、陶瓷等受到了普通市民的青睞。而一些專業的收藏家則頻頻使出大手筆。一家企業的老板看好了沈陽畫家崔猛的山水畫,一下子就買走了6萬多元的畫作。還有的收藏者瞄準了中青年實力派畫家藝術品的升值空間,把資金投向了這只“潛力股”。山東漢方陶瓷、浙江長興的紫砂壺也都在藝博會上遇到了“知音”。
據了解,藝術品收藏在南方比較熱,隨著大連人藝術品位的提升以及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藝術品收藏在大連開始升溫。一屆屆的藝博會上,專業收藏者的身影越來越多。本屆藝博會660萬元的交易額表明,藝術品收藏在大連開始由溫到熱.
來源:東北新聞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