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油畫史》正式出版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8-15]
西方油畫傳入中土的歷史久遠,明代萬歷年間曾被西方傳教士帶入中土,但在以后很長的時間里只是在中國的局部地區傳播,比如明代北方宮廷繪畫、清末在廣東沿海出現的“外銷畫”,近代的上?!巴辽綖钞嬸^”等。20世紀初的“西學東漸”大潮帶動了油畫在中國的傳播,并且,開始將西方具有人文精神和文化內質的油畫在中土傳播。同時,在很大的程度上影響了中國傳統繪畫。因此可以這樣說,20世紀是西方油畫在中國傳播與發展極其重要的100年,從油畫自身的意義上說,它的發展歷史、思想、觀念、風格、技法等表達了幾代油畫家對來自西方油畫的了解、認識和內心感悟。尤其是在創作方法和思想觀念上,都深深鑲嵌著不同時期的歷史背景和時代烙印,在創作與研究上,又受制于不同時期的社會動蕩和政治影響。
在整個20世紀的100年里,中國幾代油畫家為社會進步和油畫的發展所做出的努力是感人的。就是說,中國油畫從一開始就拒絕了視覺的愉悅而行走在艱難而崎嶇的道路上,在沉重的現實中喘息和掙扎。因此可以說,中國油畫發展的歷史,是一部以視覺方式來認識和表達中國的歷史。評價和展示中國油畫的發展過程和變化應該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曾經關注中國現當代藝術的山西美術評論家劉淳,多年前曾以《中國前衛藝術》一書在國內產生較大影響,之后,他開始將自己的關注點轉移到對中國油畫發展歷史的研究上。中國早期油畫的情況非常復雜,尤其是一些畫家的情況更為復雜,以往的一些學者在研究上有些問題說法不一,甚至有些情況比較混亂。劉淳歷經五載的研究和考證,同時進行了大量的采訪,查閱了幾千萬的文獻和材料,第一次系統而全面地梳理、總結、評價及力圖客觀又充滿激情地記述了中國油畫的發展歷史,也矯正了以往在研究上的某些混亂和不足。從這個角度上說,這是一部具體的歷史而不是抽象的理論,是一部“史”的論證而不是“論”理之作。這是作者的貢獻。另外,《中國油畫史》全書40余萬字,精選了近800幅中國油畫在不同時期的代表作品,具有較高的史料、學術、欣賞和收藏價值,不但填補了中國油畫在史學方面的空白,也為渴望學習、了解、研究中國油畫史的讀者提供了難得的文本。
綜觀中國油畫的發展歷程,一方面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同時也受到本國傳統文化的限制。評價中國油畫的意義,指出它在中國歷史長河中的地位確實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情。我們不但可以從中認識時代賦予藝術家的歷史使命,也能充滿信心地展望明天和未來!如今,油畫在中國不僅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存在,而是在技法、材料、造型等許多方面成為一種傳達人文精神和表達思想觀念的重要手段。
這是《中國油畫史》不可忽視的史學價值。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