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破獲芮城“6·5”盜掘古墓案國家文物局表彰獎勵運城市、芮城縣公安干警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7-25]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加大了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宣傳力度,文物行政執法工作也得到加強。但是,違反文物保護法律、致使文物遭到損毀和破壞的事件時有發生,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的現象較為普遍。為了扭轉文物保護的被動局面,減少和遏制違法事件的發生,國家文物局已在近期在全國開展文物行政執法專項督察。
由江西省文物局局長孫家驊任組長的行政執法專項督察組負責督察山西、安徽兩省。
作為國家文物局文物行政執法專項督察的一項重要議程,7月13日,國家文物局單霽翔局長參加的執法督察組,在山西省有關領導的陪同下來到運城市芮城縣,表彰獎勵成功破獲芮城“6·5”盜掘古墓案、取得運城“打擊文物犯罪百日專項活動”初戰勝利的運城市、芮城縣公安干警。
13日,當地氣溫高達42℃,單霽翔局長一行頂著烈日,首先來到坑頭村“6·5”盜掘古墓案現場了解情況,然后來到芮城縣委,出席芮城“6·5”盜掘古墓案偵破表彰會。同時出席表彰會的還有國家文物局人事勞動司司長侯菊坤、國家文物局辦公室副主任劉曙光、山西省文物局局長施聯秀、運城市市委書記黃有泉等,運城市市長胡蘇平主持表彰會。
侯菊坤代表國家文物局宣讀了對運城市公安局和芮城縣公安局的嘉獎令。接著,單霽翔和侯菊坤向運城市公安局和芮城縣公安局頒發了10萬元獎金。
運城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了開展打擊文物犯罪專項斗爭的情況。運城市是山西省第一文物大市,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2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2處,市內具有較高價值的古墓葬、古文化遺址很多,在全省文物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針對近一段時間文物犯罪活動又趨猖獗的嚴峻形勢,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要求和山西省領導的指示,運城市決定在全市范圍內開展一次嚴厲打擊和進一步遏制各種形式的文物犯罪活動的專項斗爭,時間從7月5日—12月31日,為期半年,力爭通過一手抓打擊文物犯罪、一手抓宣傳發動群眾,來剎住盜掘古墓、盜竊走私文物的歪風,進而推動全市建立健全文物安全的長效機制。
單霽翔代表國家文物局向戰斗在打擊文物犯罪第一線的公安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辛勤工作在文物保護第一線的基層文物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慰問。
他在講話中說,運城地處黃河流域中游,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悠久的歷史為這里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擁有這樣一份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是運城的驕傲,同時也是運城的責任。近些年來,犯罪分子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在這片土地上,置國家法律于不顧,盜掘古墓活動時起時伏,屢打不絕,不僅嚴重破壞了地下珍貴的文物遺存,而且毒化了社會風氣,破壞了社會治安,給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了損害。因此,嚴厲打擊盜掘古墓葬等文物犯罪,不僅是保護國家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的需要,更是各級政府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需要。
單霽翔對近幾年來,在運城市委、市政府領導下,公安干警、文物部門的同志們和廣大人民群眾一起,為保護文物安全不懈努力所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他表示國家文物局將一如既往地大力支持運城市的文物工作,并希望運城市委、市政府借偵破“6·5”盜掘古墓案之勢,在全市業已開展的百日打擊文物犯罪的專項斗爭中,乘勝追擊,重拳出擊,狠狠打擊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堅決剎住盜掘古墓葬的歪風,把運城市的文物安全搞得更好。
黃有泉在表彰會上透露,運城市要繼續加強對文物保護工作的支持力度,全市所轄的1區2市10縣,很快就要全部成立文物局。
加強打擊文物盜掘、走私工作是國家保護文物工作的當務之急、重中之重。表彰會前后,單霽翔就有關問題談了他的意見。
單霽翔說,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家制定了有關法律、加入了有關國際公約,各級政府以及公安、海關、工商、文物等部門依法加大了打擊文物盜掘、走私的力度。特別是2002年文物保護法的修訂頒布,進一步明確了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公安機關、海關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以及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文物主管部門各自的職責,促進了此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
但是我們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盜掘古遺址、古墓葬,盜竊館藏文物、寺廟文物的犯罪活動仍十分猖獗,文物犯罪分子的犯罪活動正在向現代化、集團化、智能化、暴力化方向發展。這些犯罪活動,造成大量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歷史建筑及其出土文物、附屬文物的損毀。國際、國內文物犯罪嚴峻形勢告訴我們,打擊文物犯罪,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斗爭,我們必須警鐘長鳴,常抓不懈。
我國文物是民族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文物保護,是國家法律、國際公約所規定的政府職責、公民義務。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應加強大局意識、責任意識和憂患意識,應對打擊文物犯罪活動給予高度重視。
單霽翔特別強調,由于加強打擊文物盜掘、走私工作是一項綜合性的工作,涉及公安、海關、工商、文物以及法院、檢察院等多個部門,必須有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與合作,方能保證打擊工作的力度和順利進行。
單霽翔認為,這次成功破獲芮城“6·5”盜掘古墓案就是文物與公安部門通力合作的范例。他希望今后文物部門能夠與多個部門和社會各界同心協力,共同承擔起保護文化遺產的神圣職責,把歷史留給我們的珍貴文物保護好、管理好、傳承好、利用好。
相關鏈接——
6月5日2:00許,文物犯罪分子在芮城縣古魏鎮坑頭村一村民的蘋果園內,用自制炸藥炸開一個深達8米的錐形大洞,企圖盜竊文物,因爆炸聲響引起群眾的警覺,犯罪分子沒有來得及盜竊就逃離現場,文物、公安部門及時采取措施將盜洞回填。
坑頭村位于芮城縣城區西北,距離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魏城遺址3公里。據山西省文物局和侯馬考古工作站以前對個別墓坑鉆探確定,該古墓葬群應屬西周、東周時期的墓葬。自1999年村民打果窯挖出文物后,就有零散盜墓分子到此進行盜掘活動。去年春節期間,犯罪分子在此猖狂活動并發生與公安人員武裝對峙、交火的情況,在抓捕行動中芮城縣公安局打擊文物犯罪偵察科李耀武科長身負槍傷。經公安機關打擊,盜掘古墓葬的犯罪活動一度得到遏制。但是芮城周邊地區的盜墓分子聞風而至,今年春節前后形勢又趨嚴峻。
“6·5”盜掘古墓案發生后,運城市委、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董鵬翔帶領市文物局局長趙參軍、公安局局長段緒忠等專程來到芮城縣,在坑頭村古墓區現場辦公,采取果斷措施,由運城市公安局和芮城縣公安局抽調精兵強將40余人,組成“6·5”盜掘古墓案專案偵破組,迅速展開偵查工作。經過5天連續奮戰,一舉破獲了“6·5”盜掘古墓案,抓獲涉案的8名犯罪嫌疑人,另有2名嫌疑人在逃,目前警方正組織力量抓捕。
來源:中國文物信息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