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川收藏熱浪掀起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7-18]
2005年藝術品市場的火爆景象是歷史上任何時期都無法比擬的。書畫、瓷器、玉器、青銅器、油畫、明清古家具等迭創歷史新高,這一切充分說明,中國的藝術品投資熱潮已經到來。這股熱潮也推動了銀川人的收藏熱情。
隊伍在壯大收藏熱起來
銀川收藏在十年前還只是個別人的愛好,收藏人群包括集郵者不過千余人,古玩交易只是在沒人管理的湖濱地攤馬路邊上進行,古玩商店也只有屈指可數的幾家。今天,銀川的古玩、書畫、藝術品商店據不完全統計就有二百余家,僅西塔古玩市場上就有近百家,西塔古玩市場的年成交額就達數千萬萬元。西塔古玩市場既是收藏者淘金的寶地,也是外地人來銀川旅游購物的一道風景。寧夏收藏協會成立不到一年,發展會員500余人;頻頻邀請專家講學、舉辦各類收藏品展、鑒寶活動,讓收藏者充實收藏知識,領略收藏文化的博大精深。銀川收藏熱浪正在掀起。
力鼎拍賣公司近年來連續組織多起藝術品來銀川進行拍賣活動,極大地推動了寧夏的收藏熱情。翻開力鼎2002年的拍賣成交記錄,僅3年的時間,許多名家作品在今年力鼎的拍賣會上成交價位上已翻了10倍。由此看出收藏的回報和增幅遠遠超過股票投資和房地產。
藝術品仍將
迭創佳績
近年來,我國GDP增長穩定,而其他投資又大都不理想,例如股市的長期低迷,股民虧損日趨嚴重,賺錢者幾乎沒有;房地產也高處不勝寒,不少精明的投資者已開始進入藝術品市場。從國內書畫拍賣看,傅抱石、齊白石、徐悲鴻、李可染、黃賓虹等名家作品連年創新高。古玩瓷器、玉器、家具也迭創佳績。因此,藝術品市場投資今后仍將蓬勃發展并向縱深延續,再創佳績是行家們的共同感言。
投資有潛力書畫家的作品
收藏書畫作品,名家精品是首選。因為藝術品越精湛,吸引力越大,作品的不可取代性越高,價格也越高,這是不爭的定律。然而,作為寧夏的投資者,大多的收藏家從實力上講不可能得到這樣的精品,就是二、三類的名家作品也難以達到有一定規模的收藏。因此,就一般投資者而言,筆者認為,不妨投資寧夏本地有潛力的名家書畫精品力作,經過一段時間的推移,照樣有較高的回報。試想,五年前如果投資象胡公石、曾杏緋、張少山、胡介文、吳善璋、胡正偉、沈德志、王警平、宋鳴、周一新、王枰等人的書畫精品,現在也有很高的回報了。他們的作品就目前的價位看仍屬“原始股”,仍有很大的潛力,當然,具體投資其中哪一位,還要根據收藏者自己的眼光、愛好、判斷和分析,選擇一兩位重點投資。近日,寧夏青年美術家的作品在上海展出,他們的水平令上海美術界大為吃驚,展出中多人的作品被訂購,其中宋鳴參展的4件作品被上海收藏家以較高的價格全部購買。這一切充分表明寧夏畫家一樣有著巨大潛力。
在這里不能不提青年畫家任重,他是寧夏唯一在全國幾乎所有著名的拍賣行上拍賣過作品且成交價很高的畫家?!杜馁u與收藏導報》、《收藏》、《中國收藏》、《典藏》等報刊、雜志在全國拍賣行成交綜述中均有報道。國內著名《畫廊》雜志近期用60頁篇幅重點介紹任重。據了解,有不少寧夏的收藏者幾年前在其價位數千元一平尺時大膽吃進一批作品,現已賺了十幾倍。另一位是畫家周一新,三年前一平尺的價位只有500元,而現在已達到2000元一平尺的價位。周一新畫風綿而有挺、細中寓柔、柔中見剛,且傳統功底深厚,深得收藏者喜愛。我個人認為價格升值空間仍然廣闊。
古玩奇石收藏
再掀熱潮
中央電視臺熱播《鑒寶》節目,我區收藏家的藏品頻頻出現,一件西夏古印被鑒定價值3萬元;一件40公分的瑪瑙石被鑒定價值30萬元,極大地刺激了我區的收藏熱潮。然而,幾年前一枚西夏古印民間交易價只有二三千元?,F翻了十幾倍。葡萄瑪瑙幾年前品相好珠子大的40公分高也就二三萬元,也翻了十幾倍。由于西夏古印、古幣稀少,葡萄瑪瑙石的礦產資源已近枯竭,價格一漲再漲也十分自然。古瓷、古玉、古青銅鏡近年來的價格也在翻番地上漲。大量拍賣行的崛起,客觀上加劇了市場貨源的緊張,造成好東西越來越少,價格上漲也在情理之中。
面對巨大收藏市場的潛力,投資者既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也要把握機會,同時還要練就一身過硬的本領,才能徜徉在收藏的樂趣之中,在精神上、心靈上、知識上、物質上獲得充分滋養和滿足。
來源:銀川新聞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