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古幣收藏須防偽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7-06



    時下,在龐大的集藏市場,古錢幣的收藏已成為僅次于郵票的第二大藏品,在我國已擁有相當數量的古錢幣收藏愛好者,古錢幣的銷售市場不斷擴大,交易日漸頻繁。在北京、武漢等一些大中城市,不但開設有專營古錢的商店,販賣古錢的攤點在繁華的街頭也是隨處可見,收藏古錢幣已成為一些人投資理財的新選擇。但是,正如其他藏品一樣,古錢作偽在集藏市場上也是防不勝防,特別是最近幾年,古錢作偽已成為公開的行當,地攤上出售的古錢,凡是高檔的,極難有真的,所以,購藏者稍有不慎,就會上當受騙。因此,作為涉世不深的購藏者,在購藏古錢時,一定要嚴加辨偽。以下是古錢作偽的幾種方法。希望能引起各位集藏愛好者的注意。

    一是翻鑄。取真錢中文字深峻精好足徑者作模,制出蠟型,經過修整,再用銅水澆鑄,用翻鑄出來的假錢冒充真錢。民國初年,北京出土了一枚金代“泰和通寶”折十楷書錢,有個姓馮的錢商就用原錢翻鑄了六枚。另外,還有依照錢幣時代的文字制作,用木質或其它質料雕成一種特殊錢的模型進行翻砂偽造。這種錢大多是歷史上從未發現的,而是揣摩古錢收藏者心理有意制造出來的。如遼太宗天祿年間未見有錢,沈陽爐坊曾依照遼文字偽造一種“天祿通寶”錢。這類偽錢制造技術較高,稍不留意,就容易上當。但如果仔細分辨,就會發現,翻鑄的偽錢大都文字呆滯,幣身笨重,從精神和色澤上看,與真錢也不相同。

    二是改刻。選擇較厚的銅錢,磨去其原有文字,改刻成另一種稀見的文字,使之成為珍稀品。如山東濰縣將三字刀的第二字去掉,另添刻上四個錢文,改頭換面成了一枚珍貴的六字刀;陜西西安人有改刻貨泉為壯泉四十、中泉三十或涼造新泉的;也有將五銖錢改刻成三銖,把小貨泉、五銖剪邊錢改刻成景和錢的。改刻的偽錢大都有刀鑿的遺痕,有時在錢徑、重量和形制上與真品存在著差異,有時改刻的錢文與原來的不協調,也有的過分工整。只要見得多,并仔細審視,總會找出蛛絲馬跡。

    三是挖補。將普通舊錢的文字挖出一半或全部,再取別的錢上的文字或是另用銅片打成文字來貼補。錢幣學家鄭家相先生曾見過一枚“天德通寶”就是將“崇寧通寶”錢面的字挖去,另用銅片打成“天德通寶”四字補貼上去而制成的偽錢。還有一種是照著原來文字的筆畫改為稀見文字,將一部分筆畫挖去,再用生漆來填補。挖補的偽錢,其貼補的錢文與地張難免有細微的縫隙,錢文也有不均衡的感覺,至于用生漆填補的地方,認真細看便會發現其偽裝。

    四是拼合。即將兩枚舊錢各取一半來拼合。如將五銖錢各取一“銖”字拼合成“銖銖”,或各取一“五”字拼成“五五”。也有的把兩枚真錢的錢背磨平,拼合成兩面有字的合背錢。甚至還有將兩塊薄銅片,一塊打成面文,一塊打成背文,再拼合焊接的。拼合打制比起前幾種方法來更不難辨別。拼合的偽錢,如輕輕敲打一下便會發出“啪啪”的聲音,沒有真品發出的聲音清脆。

    偽錢的原坯做成之后,為了掩蓋其真面目,還需要喬裝打扮一番,使色澤與真品更加接近。這樣一來,偽錢一般都要在其身上飾以假銹,稱作“作舊”。真正的出土錢經過千百年的地下腐蝕,有的滿身翠綠,有的呈紅或藍色,這叫“生坑銹”;傳世的錢幣則因長期摩挲把玩,油汗入表,錢體呈黑褐色,這叫“傳世古”,也叫“黑漆古”。偽錢作舊,主要是設法讓新錢取得“生坑銹”或“黑漆古”的表面效果。不過,作舊的新錢與真正的古錢總會有差異,只要細心鑒別,總會發現破綻。 (畢茗)


    來源:人民政協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