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陜西省立法保護秦始皇陵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6-02



    保護范圍:秦始皇帝陵內外城遺址、秦俑陪葬坑和五砂廠修陵人墓地、趙背戶村修陵人墓地、磚房村陪葬墓區、銅禽坑等已發現遺址所在的區域及其外延 保護措施:保護區內禁止七種行為,造成嚴重后果的最高可罰款50萬元 本報訊(記者李茗實習生張浩)作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秦始皇陵的保護引起省人大常委會高度重視,記者從昨天上午召開的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獲悉,我省已決定立法保護秦始皇陵,并開始對《秦始皇帝陵保護條例(草案)》進行審議。

      秦陵保護范圍劃定

      根據《條例(草案)》,秦始皇帝陵區分為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其界限由省人民政府劃定并公布。秦始皇帝陵區的保護范圍包括:秦始皇帝陵內外城遺址、秦俑陪葬坑和五砂廠修陵人墓地、趙背戶村修陵人墓地、磚房村陪葬墓區、銅禽坑等已發現遺址所在的區域及其外延。

      隨著文物考古的發現,也不排除在陵區內外新發現遺存的可能,草案還規定,各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對陵區內外新發現的與秦始皇陵有關的文物遺存,應當立即采取保護措施。需要劃定保護范圍或者建設控制地帶的,由省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布。

      保護區內禁止七種行為

      按照既保護文物又不影響當地的經濟發展,且維護當地居民利益的思路,根據省政府的保護規劃,草案將秦始皇帝陵區分為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兩部分,以突出保護工作的重點范圍,并針對不同情況采取不同的保護措施,體現對不同區域文物遺存保護力度的差異。保護范圍內嚴厲禁止七種行為:一是打井挖渠、挖砂取土、修墓立碑、破壞植被、排放污水、丟棄固體廢棄物、焚燒、野炊;二是在設有禁止拍攝標志區域內進行拍攝活動;三是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險物品;四是在文物、建筑物、構筑物、保護設施上張貼、涂寫、刻劃、攀登;五是從事與文物保護無關的建筑活動或者爆破、鉆探、挖掘等作業;六是修建人造景點;七是設置戶外廣告。

      對于違反第一、二、三、四項規定的,由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予以警告、責令改正或者限期恢復原狀、賠償損失,并可處以5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處以1000元以下的罰款。違反第五、六、七項,尚不構成犯罪的,由省人民政府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責令改正;造成嚴重后果的,處以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資質證書。

      影響遺址風貌建筑要拆除

      在秦始皇帝陵保護范圍內進行文物保護建設工程應當進行環境影響和地震安全性評價,其位置、高度、風格、色調等必須與陵區的整體環境相協調。對保護范圍內已建的影響文物遺址風貌的建筑物、構筑物和人造景點,應當依法拆除。保護范圍內與文物無關的企業、事業單位和村莊,應當在省、市人民政府組織下逐步搬遷。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