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浙江仙居縣首次發現古越族文字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5-26



    日前,浙江省仙居縣廣度鄉中央坑村五份頭自然村發現春秋戰國時期的摩崖石刻奇異古文字,經中國古文字研究專家、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曹錦炎鑒定,此為古越族文字,這一發現在中國尚屬首次,是中國文字學上的一次重要發現,也是越文字考古的一個重大突破。

    上世紀90年代,光明日報曾報道仙居縣發現韋羌山蝌蚪文。而今發現古越文字的五份頭自然村位于仙居盂溪中游,越族文字就刻在五份頭村村前古道旁的石壁上。目前發現的有兩塊。當地村民說,當年村里修機耕路時發現這些古怪的字跡圖案,就將這兩塊石壁保留下來?,F存的兩塊石壁表面平整,字跡清晰,其中刻痕較深的一塊面積約6平方米;另一塊約3.8平方米,風化嚴重,字跡已模糊,但筆劃還依稀可辨。

    此前,該縣歷史文化研究會得到村民提供的線索后,對古文字進行考察,經報道后引起有關方面的重視。最近該縣邀請古文字專家進行實地鑒定。面對這些越族文字,曹錦炎興奮不已。他說,這些古文字明顯是人為用金屬工具刻成的,從排列方式和筆劃結構上看,都帶有早期的文字特點,但又明顯不屬于中原文字系統。

    據悉,越族是中國古代的一個少數民族,根據史書記載,越族應該有自己的語言與文字,但越族文字一直沒有被發現。這里發現的文字,與出土的越國王室青銅禮器、兵器上的文字明顯不同,禮器、兵器上用的是中原系統文字,并不是本民族文字。仙居縣發現的越族文字與地方志記載的韋羌山蝌蚪文有一定的聯系,說明這一帶是古越族的活動區域;它對于研究中國古文字和少數民族文字,有重要的價值。同時,這些越族文字與該縣朱溪鎮小方巖發現的古越先民巖畫,有一定的聯系,也說明古越族在這一帶活動頻繁。

    目前,仙居縣文體局、仙居縣歷史文化研究會正著手加強對這些古文字石刻的保護,并組織人員,對周邊的山巖、石壁進行普查,積極搶救越民族文字。



    光明日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