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五一期間,廣州現存唯一的舊音樂會所樂行會館發現了有價值的石刻對聯,從而見證了這個古老行會和西關音樂的發展。
據荔灣區文物管理所介紹,樂行會館是以前西關一個音樂行業的舊會所,一直默默藏在小巷中。會館建于清末民初,已有100多年歷史,由一些愛樂之人集資興建,這些人士閑余時間聚在一起玩樂器,形式有些類似現在的“私伙局”。老街坊回憶,“樂行會館”“文革”前還是吹拉彈奏的音樂人聚會和交流的地方。因為光復路從前是紅白事用品一條街,該會館建在此處靠近“一條街”容易接到吹拉彈奏服務的生意。樂行會館成為荔灣區目前發現的第三個會館,該所已將其上報市文化局,申請掛牌市一級文物保護單位。
會館館址在荔灣區龍津街,去年本報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包括存在會館內的眾多舊碑刻,得到荔灣區文物保護單位重視,將許多有價值石碑石刻搬遷。但區內仍有相當部分碑刻隱于深巷人家鮮為人知,石刻對聯就是其中一件。
五一期間,家住此處的黃先生搞家居清潔,掃除大門上污跡時,無意中將蒙住門口的灰沙也掃去一點,暴露出下面的字跡來。他認為這是一大發現,干脆花了四天時間把住處門口墻上的灰沙清除掉,發現是一副對聯,上聯是:歌頌皇仁知音可訂;下聯是:生逢盛世雅韻堪聯。上面還有精美獨特的蝙蝠圖案。經專家鑒定,認為這是會館原始對聯,也是具有文物價值的石對聯,可以印證西關音樂和粵劇粵曲發展的一段歷史。
據街坊們回憶,先輩們都認為,在會館修建、重修等過程中,還留有數塊記載歷史的石碑,現在仍留在屋內某處,希望專家們能循這副對聯的重見天日而有所發現。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