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假居然成名家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4-29]
讀書人說———
自古至今,都是“人怕出名豬怕壯”。豬一上膘,就要開宰;人一出名,謗亦隨之。對書畫家來說,也不例外,名氣一大,模仿偽造者接踵而來,贗品偽作流布天下。先說遠的,北宋時期畫家李成名氣很大,麻煩也就來了,流傳于宮廷市井間的仿制品竟達300多幅,無怪乎連書畫名家米芾都要感慨地寫下一篇《無李論》的文章了。再舉近的,達·芬奇的《蒙娜麗莎》誰人不知,可全世界共有60多幅一模一樣的《蒙娜麗莎》,而且都惟肖惟妙,難辨真偽,以至于有不少人對陳列于羅浮宮的那幅名作的真實性也大表懷疑。
齊白石有語:“學我者生,似我者死!”這說明模仿乃初學者的必由之路。要說練字,誰都會從蘇黃米蔡、顏柳歐趙的路子上摹寫過;想學畫畫,也要從《芥子園畫譜》上臨一臨??膳R摹畢竟是初始階段的基本功,不能一輩子躺在人家的窠臼里睡大覺呀!相傳當年的鄭板橋就是這樣的,一天到晚用指頭仿著古人的筆意劃來劃去的,有一次不小心劃到老婆身上去了,被斥道:“你寫你自己的字,在別人身上劃什么?!边@一聲斷喝,讓鄭板橋醒悟,遂另辟蹊徑,自成一家叫作“板橋體”。
可到了今天,假冒名家字畫的行為卻愈演愈烈,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不信你到北京的潘家園看看,啟功、溥杰的字,幾塊錢一張,遍地皆是,還搞批發。據說現在有造假專業戶,練就不二法門,模仿能力極強,誰的名氣大就仿誰的,而且仿得足以亂真,書畫鑒定名家也難辨真偽,徒喚奈何!
這事乍一聽來,還有點玄乎,不過在報上讀到一則消息,卻叫人不由不信。這報上介紹一個書法新秀,練就銀毫鐵勾,專門模仿書法名家啟功的字體,從筆意到字跡,從布局到落款,與啟功如出一轍,別無二致,甚至更帶出幾分皇親貴胄的瀟灑儒雅韻味來。無怪乎連啟功老先生都自嘆弗如,只有調侃地說:“現在市面上賣我的假字,都比我自己寫的好?!辈贿^這模仿造假,居然能成名成家,卻是古往今來還未曾有過的事情,正所謂:
假作真來真亦假,
造假居然成名家;
南郭吹竽為充數,
魚目混珠莫嗟訝。
來源:競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