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文物局啟動二○○五年度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申報工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4-28]
近日,國家文物局向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文物局(文化廳、文化局)、文管會發出《關于組織開展2005年度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申報工作的通知》。
根據國家文物局工作計劃,經研究,決定自4月20日起開展2005年度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申報工作?,F將《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管理辦法》、《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指南(2004—2005)》、《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匯編
(1990—2004)》、《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申請書》、《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申報流程》印發給有關單位,并就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并按去年全國文物局長工作會議、去年全國文物保護科技工作會議確立的文物保護科技發展總體思路和中長期發展規劃的要求,認真組織開展2005年度課題申報工作。
二、課題的申報要著眼于推進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整體創新能力,以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問題為主攻方向,鼓勵原創性研究和關鍵技術創新,提倡研究中加強多學科交叉和技術集成。圍繞《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指南(2004—2005)》,開展自由探索性課題。重點支持基礎理論研究,以及應用技術的研發與科研成果推廣研究?;A研究要力求具有原創性或開拓性;應用研究要突出針對性和實效性,避免低水平重復研究。各組織單位和課題承擔單位要認真按照有關要求,嚴格把關,切實做好課題申報的組織和管理工作,保證課題申報質量,切勿盲目追求申報數量。
三、此次課題申報,國家文物局對課題的補助經費一般不超過10萬元。課題經費總額不受限制,鼓勵課題自籌經費。所報課題承擔單位和課題負責人需符合《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管理辦法》的有關要求。課題負責人只能申報承擔一項,所從事的課題尚未完成,不得申報新課題。課題組成員承擔的課題不超過2項。凡被撤銷課題的負責人3年內不得申請新課題。禁止同一課題多頭申報。
四、各省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和中國文物研究所為本次申報工作組織單位,各省級文物行政主管部門負責本轄區內有關單位課題申請書的審核推薦工作;中國文物研究所負責國家文物局直屬單位,以及中央和國家機關、全國人大、全國政協等有關單位課題申請書的審核推薦工作。各組織單位要對所報課題申請書進行認真審核,特別是課題設計的科學性、可行性和創新性,課題組是否具有完成研究任務的充分條件等方面,并簽署明確意見。國家文物局科研課題管理辦公室(以下簡稱課題辦)負責課題申報、評審、立項的組織工作。
五、本年度課題采取網上申報形式,該通知及附件均同時在歷史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科技平臺(網址:www.chst.cn,以下簡稱科技平臺)上發布,申報者可直接上網查詢和下載。請各組織單位、課題承擔單位和申請人認真閱讀《文物保護科學和技術研究課題申報流程》,做好申報工作。具體程序安排如下:
(一)課題申請單位及申請人登錄科技平臺,點擊“課題申報”,按所列程序進行注冊、填報;
(二)課題組織單位在網上對課題進行審核,通過審核后于7月10日前報送課題辦;
(三)課題辦組織有關專家對課題申請書進行函審,結果將于7月20日前在科技平臺上予以公布;
(四)通過函審的申報課題,根據專家函審意見修改完善后,打印課題申請書一式3份,經報課題承擔單位和組織單位審核簽字蓋章后,于8月10日前寄至課題辦;
(五)課題立項專家評審會由國家文物局組織召開,具體時間另行安排。評審結果將在科技平臺上公示,公示期15天。
六、其他事項
受理單位:國家文物局科研課題管理辦公室
聯 系 人:楊朝權 刁道勝
聯系電話:(010)84631969 65551603
地 址:北京市朝陽區北四環東路高原街甲2號 文博大廈1203室
郵 編:100029
電子郵箱:ktb@sach.gov.cn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