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最理想的飲茶器具─紫砂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4-27


    飲茶習慣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代文人雅士平時經常聚集一起,且鼎且缶,崐以啜以飲,視為可獲得無窮的清趣。據漢代《華陽國志》,司馬相如《凡將篇》和崐楊雄的《方言》等書中記錄了,武王伐紂時就出現將茶作為貢品,和反映西漢時代崐買茶、烹茶、飲茶的事,宋代大詩人王安石曾有“人固不可一日無茶飲”之語??蓫娨婏嫴柙诠糯藗兩钪姓加泻苤匾牡匚?。

    唐代以前,茶器與食器不分。隨著飲茶風氣更為普及,茶器并日趨工巧,唐代崐末年出現了飲茶最理想的茶壺──紫砂壺,以紫砂泥為原料,經藝人精心制作,其崐壺顏色紫紅、質地細柔,造型古樸,澤地典雅,貴如鼎彝。宋代的紫砂壺已在文人崐中廣為使用,大詩人歐陽修曾詩云:“喜共紫甌吟且酌,羨君瀟灑有余情?!痹娭袓姷摹白袭T”即紫砂壺。宋代后期到明代的宜興紫砂生產的崛起,很快成為全國的紫崐砂器生產中心,在以后的數百年中,宜興始終是一領中國紫砂壺制作風騷,直至今崐日。

    宜興位于蘇、浙、皖三省交界處,地處太湖之濱。古代稱陽羨,唐代已是著名崐的產茶基地,許多名茶年年進貢,供皇府上下享用。唐代“茶仙”盧寺云:“天子崐須賞陽羨茶,百草不敢先開花?!币虼?,在宜興很早就出現用丁山和蜀山的泥土,崐制作飲茶的紫砂壺。明人周高起的《陽羨茗壺錄》一書中記載,明代嘉靖制紫砂器崐藝人龔春的出現,把中國紫砂器推進到一個新的境界。龔春本名“供春”,少時為崐吳頤山的伴僮,當吳頤山的金沙寺讀書時,他就偷閑出來,私訪金沙和尚,精淘細崐土,勤于折捏制,終成大家。龔春成宜興紫砂制作的一代宗師后,他的作品被稱為崐“供春壺”,當時有“供春之壺,勝于金玉”之美稱。從此,宜興紫砂器生產發展崐迅速,百品竟新,名家輩出。明清兩代出名的制壺藝為如下:

    明代──供春、董翰、趙梁、袁錫、時朋、李茂林、時大彬、李仲芳、徐友泉、崐邵文銀、邵文金、歐正春、蔣時英、陳用卿、陳仲美、惠孟臣。

    清代──陳鳴遠、邵茂林、邵旭茂、陳蔭干、邵之華、陳鴻壽、楊彭年、楊寶崐年、楊鳳年、朱石梅、瞿子治、邵大亨、陳松亭、黃玉麟、邵友廷、王東石、王南崐林。

    民國──陳鼎和、戴國寶、蔣燕亭、范大生、陳光明、李寶珍、程壽珍、汪寶崐根、吳云根、王寅春、俞國良、裴石民、王寅春、顧景舟。

    清代中期,“西泠八家”之一的陳鴻壽加入紫砂壺設計制作過程,使集書法、崐繪畫、工藝為一體的紫砂壺剛問世,就贏得社會肯定,稱贊“曼生壺”是中國紫砂崐壺制作歷史中的又一個里程碑。此后,許多書畫家參與紫砂壺的繪畫和書法,諸如崐海上畫派盟主任伯年和吳昌碩,為熱戀紫砂壺,曾幾乎荒廢本業。這一習俗至今沿崐襲。

    中國砂器進入國際藝術品市場較遲,買主較少。70年代中期宜興曾向海外出口崐一大批名家創作的紫砂壺,也是作為一般的工藝品,價格低謙。不料從80年代中期崐起,臺灣、香港、新加坡等地,出現一股收藏紫砂壺的狂熱。紫砂器市場極為火紅,崐價格狂熱。紫砂器市場極為火紅,價格狂飚,原來僅值數千港元的名家壺,一下子崐上升到幾萬、幾十萬元。

    來源:中國網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