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精彩展覽“五•一”前后亮相中國美術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4-27


    為了豐富首都市民假期文化生活,構建歡樂和諧的社會氛圍,中國美術館在“五•一”長假期間向社會推出系列優秀美術作品展覽。佳節期間國畫大師張仃、李可染的藝術展相映成輝,楊柳青木版年畫吟誦三百年中國民俗史,李松山、韓蓉夫婦捐贈的非洲現代術雕帶來源白非洲的古老藝術。同時,為加強展覽效果,還新增了一些公益性審美傳播方式和審美教育手段,這些都將成為吸引觀眾的亮點,也是本館為首都市民奉上的一道節日文化人餐。

      一、假日期間中國美術館展覽豐富多彩

      1、張仃藝術成就回顧展(2005年4月27日——5月6日)
    由中國美術館、清華人學、中國美術家協會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承辦的《張仃藝術成就同顧展》共展180余件展品,包括漫畫、年畫、裝飾繪畫、壁畫、水墨畫、焦墨山水、長卷、寫生冊頁及書法作品。

    張仃先生是我國著名的畫家,1917年生于遼寧黑山,1949年后,作為新中國的首席形象設計師,活躍于國內外;與此同時,展開許多藝術活動,晚年著力于焦墨山水世界的開拓與集成。從藝70余年米,張仃縱橫馳騁于廣闊的藝術天地,住眾多繪畫門類均有卓越的建樹,尤其是他的焦墨山水,獨步中國畫壇,是現代中國畫之瑰寶。張仃先生今年已九十高壽,故此展帶有同顧總結的性質。

    與“張仃藝術成就展”同時,還將舉行張仃繪畫捐贈儀式。這次張仃先生從自己作品中精選130余件,無償捐贈給中國美術館。

      2、中國•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精品展(2005年4月27日——5月6日)

    天津楊柳青畫社成立于1958年,以研究、創作和出版具有300余年歷史的楊柳青木版年畫而著稱。在中國現存的年畫藝術中,天津楊柳青畫社保存的楊柳青木版年畫以藏品豐富、技藝精湛、傳承完整,被公推為“中國年畫之首”,是中國“年文化”的重要代表。

    此次展覽由天津市文化局主辦,展覽期間將由天津楊柳青畫社成立初保護的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的重要傳承人進行現場藝術演示。展品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資料。包括建國初對天津楊柳青木版年畫進行大規模征集、搶救的案頭資料、檔案卡片、征收憑據,各階段工作總結。第二部分:古版。展出清代至民國的古舊木版30套。第二部分:年畫。展出明代至民國時期的彩繪稿、線版稿、冊頁、片、燈芯畫、粗活等年畫形式,共150幅左右。

      3、蓋•伯?。河苗R頭作畫的人(2005年4月29日——5月8日)

    蓋•伯丁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法國當代時尚攝影師之一,這次他的作品將首次在中國兩家最享有盛譽的博物館,北京的中國美術館和上海美術館作回顧展出。二十世紀七十年代是蓋伯丁的輝煌歲月,許多頂尖的時尚雜志上都有他拍攝的照片。那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他的時裝和廣告攝影作品突破了傳統時尚攝影的桎梏,與之形成強烈反差。蓋伯丁的攝影作品基本意義在于他的一種理解,即:誘惑并吸引我們的不是時尚本身,而是時尚的形象。作品通過悉心設置的敘事氛圍,引領觀眾進入一個充滿魅力、歡愉、危險和焦慮的奇幻世界。他是一位文化知識淵博、富有靈感的創造者,他的創作吸收了廣大的超現實主義元素,由中央美術學院主辦的此次展覽將綜合地介紹他的作品。共包括二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彩色現代照片。第二部分包括了一組沒有人類形象的視覺素材并借此對其作品主體的更隱秘空間進行探索,第三部分首次展出了蓋•伯丁1985年為法國《VOGUE》雜志在中國拍攝的圖片。這里包括:黑白風景畫、風景寶利來片、象征主義的寶利來片、象征主義的寶利來片、風景幻燈片。

      二、配合展覽、公益性審美教育完善功能

    1、為了使觀眾更為深入的了解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領略國畫大師的藝術神韻,中國美術館設在三樓、五樓的館藏近現代名家作品系列展(一)——任伯年吳昌碩齊白石黃賓虹》作品陳列將在節日期間配制語音導覽系統,觀眾可以借助語音導覽機,更為細致的體會國畫人師們的創作經歷與杰山成就。

    2、邀請首都師范大學美術學院利清華人學美術學院的研究生義務為觀眾進行現場講解。

    3、“五•四青年節”當天開辦免費的青年專場。(各企、事業單位的團委需提前向中國美術館公共教育部報名。報名電話:64014035。報名時間:4月28曰、29日早9點至下午4點)。

      三、“五•一”節后,新的一組精彩展覽引人入勝

    “五•一”節過后,中國美術館將推出新的一組精彩展覽,其中包括5月9日開幕兩個具有很高藝術價值的展覽。它們分別是國畫藝術人師李可染的山水畫展和李松山、韓蓉夫婦捐贈的非洲現代木雕(馬孔德木雕)展。

      1、李可染山水畫展(2005年5月9日——5月20日)

      李可染,江蘇徐州人。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蘇徐州,1929年考入杭州(國立)西湖藝術院研空生班,在林風眠等的指導下,研習西畫,并參加進步美術團體“一八藝社”。1946年應徐悲鴻之聘,任國立北平藝專中國畫副教授,同時師從齊白石、黃賓虹,潛心于民族傳統繪畫的研究與創作。新中國成立后,李可染先后任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教授,在教學和創作中致力于中國畫藝術的革新與發展,形成了自成體系的教育思想和畫派,培養了一批活躍于中國畫壇的優秀國畫家。他的藝術成就促進了民族傳統繪畫的變革與升華,拓展了中國山水畫表現的藝術空間,成為20世紀中國山水畫壇的一代宗師。

      此次展覽由中國美術館、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研究院、中央美術學院、李可染藝術基金會主辦,共展出山水作品100余幅,寫生稿60余幅。

      2.李松山、韓蓉夫婦捐贈非洲現代木雕展(2005年5月9日——5月19日)

      上世紀60年代因工作需要,李松山、韓蓉夫婦學習了非洲的民族語言——swahili(斯瓦希里語),踏上非洲這塊陌生的大陸,從此與馬孔德雕塑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馬孔德藝術是非洲現代木雕藝術的精華,它以樸實無華的風格,奇特豐富的想象力和充滿自然氣息的淳樸,贏得了世界各國藝術界和人民群眾的推崇。他們創建了坦桑尼亞國家的馬孔德藝術協會,建立了自己的“馬孔德藝術博物館”,收集了上萬件馬孔德雕塑珍品,還組織和參加過多次國際展覽。在他們的豐殷收藏中,李松山、韓蓉夫婦精選出155件捐贈給中國美術館,使我館又增添了一批高質量的非洲藝術藏品。為了表彰他們的愛國義舉和對中外文化交流所作出的貢獻,我館特推出此次展覽,展覽于住本館的6號廳、8號廳及部分公共空間舉辦。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