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故宮喜迎380歲壽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4-13]
380年前,清太祖努爾哈赤完成了遷都之旅,正式將都城定在沈陽并創建了沈陽故宮。在迎來380周歲生日之際,沈陽故宮將修繕西部建筑,還故宮西路以本來面貌。
天命十年(1625)三月初三,大金國天命汗努爾哈赤自遼陽東京城啟行,于三月初四到達沈陽,完成了遷都之舉,并于當年建造了沈陽故宮的大政殿和十王亭。在努爾哈赤于1626年去世后,修建沈陽故宮的事業便由清太宗皇太極繼承了下來。
沈陽故宮位于遼寧省沈陽市舊城中心,以滿族特色著稱,是中國除北京故宮外,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帝王宮殿建筑群,又稱盛京皇宮。清朝入主中原后,沈陽故宮被改為陪都宮殿和皇帝東巡行宮。經過多次大規模的修繕,沈陽故宮現已被辟為沈陽故宮博物院。
日前,沈陽故宮博物院院長武斌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沈陽故宮將對御用大戲臺和嘉蔭堂展開整體修繕工作,還故宮西路以本來面貌。這是“申遺”成功后沈陽故宮方面展開的規模最大的一次修繕。目前,該項目已上報國家文物局,正等待最后審批。整個工程預計將于今年10月左右竣工。此外,故宮還將于五一黃金周期間與沈陽歌舞團合作,舉行皇家禮儀展演活動。
沈陽故宮西部建筑包括大戲臺及嘉蔭堂等共160余間,建于乾隆四十六年至四十八年(1781年-1783年)。據史料記載,清代宮中演戲之風盛行,在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頤和園等都建有戲臺。清嘉慶皇帝在兩次東巡盛京時均曾在嘉蔭堂和戲臺舉行宴會,與文武百官共同賞戲。沈陽故宮現有古建筑114座,占地6萬多平方米,整座皇宮樓閣林立,富麗堂皇。2004年7月,世界遺產委員會將沈陽故宮作為明清皇宮文化遺產擴展項目列入了《世界遺產名錄》。
新華社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