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發現珍貴絹畫 堪稱"老福州"縮影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4-08]
昨天,一批罕見的福州絹畫在福州市亮相,吸引了各大媒體的記者。這批絹畫有200多幅,跨度從民國時期到解放后,內容豐富,堪稱“老福州”縮影。
據了解,福州絹畫始于宋代,所用織品質地有羅、紗、絲、麻等,題材以花鳥蟲魚、仕女菩薩、山水亭臺等為主,作畫工藝有混金、描金、點金等,畫面栩栩如生、絢麗多姿,是極富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上世紀40年代至60年代,福州絹畫以很高的藝術成就名揚海內外,出口到世界各地,出現了陳子奮、鄭思肖、鄭文林等絹畫名家。由于生產成本高,費工費時等,福州絹畫日漸式微,目前內地很少人從事創作,絹畫面臨無人傳承的境地,只有臺灣、澳門還有人從事絹畫創作。
此次發現的絹畫,題材上山川、古跡、人物、花鳥、樓閣等無所不包,藝術品位很高。其中一本24幅的《福州絹畫樣本》,是民間藝人傳下的名家作品,堪稱精品。
據福州市收藏家張祖仁介紹,這些絹畫是他花了很多心血“搜”來的,其中一組8幅的絹畫《八駿馬全圖》,是他上周剛從花鳥市場“搜”得的。此圖繪有關羽、秦瓊、李存孝、郭子儀、薛仁貴、岳飛、韓世忠、狄青8位騎馬的英雄,圖的落款和印章上均有“沈齋”二字,還用英文標注了8匹馬的名稱,可看出是用于出口。張祖仁說,他希望自己的收藏能對保護福州民間文化盡一點力量。
福州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