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收藏:市場需規范發展要多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3-23]
當前,書畫藝術品收藏日趨繁榮,書畫銷售市場既積累了一些尚不成熟的經驗,又出現了不少難以回避的問題。從地攤、筆會、畫廊、拍賣4種市場形式來看,都存在著規范管理和多元發展的契機。
地攤市場
在地攤市場中,北京的報國寺和潘家園人人皆知。尤其是潘家園,十余年來已從混亂無序到秩序井然,而且規模宏大、中外馳名。這里經營的書畫以行活和美術院校學生的習作為主,類別繁多價格低廉。雖然有大量知名書畫家作品的仿制、復制品,但從來不冒充真跡,其商品特性與榮寶齋木版水印書畫復制品類同,滿足了社會各界人際交往和美化生活的需要。隨著知名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潘家園市場書畫銷售額逐年上升。與此相呼應,深圳大芬油畫村經過十余年的發展,已成為行活為主創作為輔的中外聞名的油畫生產基地。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大芬只是個小村莊,由于鄰近香港、交通方便、房租又便宜,陸續有港澳和內地的畫工、畫家到此處制作商品畫,隨著中外客商的日益青睞,目前已聚集了300多家畫廊700多間油畫工作室,畫工、畫家、畫商共有8000多人 油畫村以臨摹西方古典畫為主,已經有眾多分工細致、技藝精湛的流水線,往往一幅作品分成幾個部分,由多人分別摹繪;由于十分嫻熟,幾可亂真。這就如同蘇杭一帶生產行活的家庭作坊一樣,按底稿勾線、敷色、補綴、題字鈐章,幾張桌子各司其責,時間不長就能完成頗有幾分功力的熱門行活。前不久,一個深圳人花1000多美元從法國買了8幅油畫,在大芬集藝源油畫公司訂制畫框時被老板告知 這8幅畫全部出自大芬,是外國畫商花2000多元人民幣買走的 去年1月—10月,大芬油畫銷售額已達1.1億元。這種文化產業實力的顯示離不開當地有關文化機構的領導和管理,對潘家園書畫市的產業化發展也是有借鑒作用的。
筆會市場
在筆會市場,經?;钴S著一批為數眾多的書畫家。沿海地區、經濟開發區、文化大省的大中城市的企事業單位,每當舉辦慶典、策劃活動時,常會邀請書畫家前來助興。一些地方的美術家、書法家協會也常有計劃地組織所屬會員到各地去舉辦筆會,既是體驗生活、下基層采風,又是給會員出售作品提供方便。這種半官方的形式,書畫家最歡迎,當地會根據作者的名氣和職位開出相應的出場費。另一種是由有關文化公司或個體經紀人牽頭,組織不同層次的書畫家赴目的地創作書畫,按質論價。還有一種就是由實力派畫家構成人員相對固定的民間畫會組織,接受邀請為客戶創作。
我認為,筆會是弘揚中華文化、活躍美術市場、促進人才發展、普及群眾美育的好形式,那種認為筆會只能出劣作的論點是片面的,因為事在人為,水平低的書畫家閉門于畫室也創不出好作品,而才華橫溢的書畫家,有時在大庭廣眾之下往往更能發揮出水平。不久前,深圳高交會展示的一幅關山月、蕭淑芳、姚治華等22位畫家合作的長卷《和平頌》即是筆會上的精品,當場以5000萬元拍出
畫廊市場
畫廊市場由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逐漸興起,那時,凡是星級酒店、賓館和繁華商業區均有畫廊,20年中起起落落,走過了坎坷的歷程。上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多家三星級以上飯店、畫廊陸續縮小面積以至完全消失。但是再難也有堅守的人,北京的大陸畫廊、紅門畫廊、云峰畫廊、宏寶堂、國際藝苑一直沒有中斷經營。以創作“巴金”、“冰心”肖像畫而聞名的王暉、以“長城系列”聞名的曹吉岡和以“北京皇城·胡同”聞名的肖鵬,其油畫佳作的進入市場都曾受惠于畫廊。當然,在畫廊的經營中,也出現過不少制假售假、虛標高價、坑害顧客的行為。我認為,畫廊是傳播文化普及美育的一扇窗口,是塑造城市文明形象的景觀之一,也是增加旅游收入的文化產業。有關政府部門應制定具體的措施,對畫廊給予扶持、幫助、引導。畫廊也應建立自己的行業組織。
去年4月22日,中國國際畫廊博覽會在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這是書畫藝術品進入畫廊時代,逐步與國際市場接軌的重要開端。在5天中,通過信息交流、講壇論辯、頻繁交易,使畫廊同仁對未來充滿信心,看到了博物館—批評家—美術史家—畫廊 含經紀人 —拍賣行—收藏家這個成熟市場運作程序的遠景。
拍賣市場
拍賣市場,由于常常涉及名人名作且金額巨大,是各界人士關注的亮點。十余年來,拍賣對促進經濟發展、活躍收藏市場,吸引文物回流、充實國家館藏起到了很大作用。拍賣波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擴大了人們的文化視野,升華了民眾的愛國情懷,同時,也糾紛不斷、風波頻頻。經營拍賣公司,難度大成本高充滿風險,當然,運作好了,回報率也是很高的。從拍品征集、運輸保管、專家鑒定、展示宣傳、到租場開拍,都有十分嚴格細致的程序。由于利益的驅動,全國的拍賣公司日益增多,不少沒有注冊此項業務的文化公司也兼營拍賣,造成了良莠不齊、魚龍混雜的局面。以致不經鑒定虛標底價、知假賣假混淆視聽、雇用商托舉牌造勢等等層出不窮。不少人從拍賣會買了劣質書畫和假畫,幾經周折打官司,花了很多錢也沒得到預想的效果。但也有些市場信譽度好的拍賣公司,在維護收藏家利益方面是十分負責的。比如有的拍賣公司,有固定的專家小組負責拍品鑒定,并有必要的文字記錄。還有些畫家,主動出具保真證書,不僅保真,而且在證書文字中申明不論任何時期,均保其拍賣稅后之價值。
我認為,書畫拍賣市場,應進一步補充、健全有關法律法規,拍賣方要出具鑒定家身份簡介和詳實的鑒定文字、圖片及有關擔保條例,要根據拍品標的金額制定等級和一旦有假的賠付標準。只有這樣,才能使拍賣市場逐漸規范,讓不同階層的各界人士放心地走進大小拍賣會,感受和參與書畫作品的競拍。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 鹿耀世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