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東山雕花樓驚現明代“磚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3-15]
以“無處不雕、無處不刻”而聞名的東山雕花樓日前在景色如畫的小花園內墻上新發現了一幅明代萬歷年間的磚雕藝術品。雕花樓修建于晚清,而這一新發現的與雕花樓渾然一體的磚雕卻出自明代,據介紹,一幢建筑同時擁有兩個朝代的建筑藝術品這在國內建筑史上亦屬罕見。
新發現的明代磚雕位于雕花樓花園東隅的照墻上,一塊圓形的精細磚雕“停云隴”被巧奪天工般地鑲嵌在墻上,只見一條蛟龍,正在云水翻騰之中作探首狀,仰望著精美絕倫的雕花大樓,其神情猶如被眼前這玉樓瓊宇般的人間美景所吸引,贊嘆著不忍離去。此塊磚雕藝術品簡練、清秀,立體藝術感強,和雕花樓晚清的門樓磚雕藝術風格迥然不同。據東山雕花樓賓館經理、“高工”潘新新介紹,一直以來“停云隴”磚雕因為題詞字跡不清,對于它的來歷雖然也有許多專家進行了論證,但卻始終查不清,而被看作一個謎團,只能籠統地稱其為晚清時代的建筑藝術品。直到前不久,他在翻閱相關資料時,才發現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十七世孫明代范允臨與磚額的題詞者相吻合。
范允臨是明代萬歷年著名的書法家和戲劇評論家,其書法飄然如云,彎環舒展,氣韻流暢,木瀆天平山的紅楓就是范允臨任福建布政史參議時帶回來的。故此,推定“停云隴”磚雕和匾額應為明代藝術品。隨后,潘新新又進一步向雕花樓主人的后裔金徵霖老先生及家人進行求證,據介紹,早年金家和東山“翁、席、劉、嚴”四大家庭的翁家是兒女親家,此塊磚雕藝術品是翁家的家藏藝術品,當金家造好名聞江南的雕花樓后,翁家將這塊傳世的明代磚雕藝術品作為禮品贈送給金家,為雕花樓“錦上添花”,也為雕花樓建筑中有二個朝代的建筑藝術品留下了一段佳話。
蘇州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