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門挖掘出一座東漢古墓,出土距今約2000年的陶器、銅器等文物共24件。這是記者11日在位于該市石河鎮黃花嶺的挖掘現場了解到的。
據天門市博物館館長吳先舫介紹,這座古墓是他們在為隨岳高速公路前期勘探調查時發現的,1日,他們開始挖掘。該墓系券頂磚式墓,呈不太規則的長方形,長約4.6米,寬約2.4米,挖掘出的器物共分陶鍋、陶壺、陶罐、陶甑等陶器和五銖、布幣、銅鏡等,計18類24件,所有文物大都保存完好。
經省考古隊有關專家會同天門市博物館專家根據五銖、布幣等器物所作的初步鑒定,此墓出土的文物屬東漢時期,距今約2000年。
天門市文物專家周文稱,作為一座小型的磚式墓,能出土這么多保存完好的文物,此前在我省尚不多見。此批文物的出土,對研究我國漢代的歷史、風俗、文化、禮儀等將有一定意義。其中,陶甑的出土說明,至少在距今2000年以前,蒸菜在江漢平原一帶就已經相當普遍了。圖為挖掘現場。
本報記者董淑健攝 荊楚網消息(湖北日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