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著作版本普查紀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3-08]
2004年8月至2005年1月,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毛澤東著作在中國與世界”課題組成員先后到河南省鄭州市、山東省新泰市、山東省濟南市、天津市及北京市等幾位毛澤東著作早期版本收藏者家中,就革命戰爭年代出版的毛澤東著作和解放后出版的毛澤東著作外國文字本、少數民族文字本、肓文本等珍貴圖書進行普查。在此期間,湖北省襄樊市李曉航、遼寧省本溪市張存祥、上海市張文標、馮建忠等攜帶個人收藏品先后來京,就毛澤東著作早期版本與課題組成員進行展示與交流。北京、江西、山西、廣東、河南、黑龍江、江蘇、四川、山東、吉林、河北、安徽、遼寧、湖南等省市的收藏者先后來信來電話,與課題組溝通聯系,并提供了相關信息資料。幾個月來,課題組已經收集到相關信息、圖表、文稿、照片近千份,其中有若干種為國家館藏未見注錄。茲將版本普查成果簡記如下,望能夠得到廣大藏書朋友的關注:
鄭州市楊翔飛家中尋寶
河南鄭州市藏家楊翔飛收藏毛澤東著作早期版本和抗日戰爭史料頗有成績。課題組一行在其家中,所見紅色文獻史料超過600種,并對其中若干種國家館藏未見注錄的書刊進行了普查登記。藏品中尤以一件1934年莫斯科中文版的毛澤東著作吸引了普查者的視線:《只有蘇維埃能夠救中國—— 一九三四年一月在江西瑞金召集的第二次工農代表大會上的報告》,毛澤東著,1934年莫斯科列寧格勒蘇聯外國工人出版社出版,中文1冊 32開 112頁。該件藏書品相完整,觸手如新,使人甚至懷疑其為解放后的復制件。書影經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部專家趙潔敏和曾在國家博物館工作的報國寺文化發展公司經理黃向東共同認定為原件。另一件是延安中共中央機關刊物《解放》周刊第四十三、四十四期合刊(1938年7月1日出版)首刊毛澤東抗日軍事名著《論持久戰》的版本。課題組在楊家普查時,當地記者們進行了現場采訪和跟蹤報道,河南省藏友聞訊后與課題組成員進行了交流。
山東省新泰市發現萬冊毛澤東著作
山東省新泰市藏家柏欽水四十年來收藏毛澤東著作各種版本總數過萬冊,曾被“上海吉尼斯記錄”登記為中國第一。課題組成員在其家中見到在300平方米的書庫內排列著近50年來國內外出版的毛澤東著作各種文本,琳瑯滿目、洋洋大觀,解放前出版的毛澤東著作早期版本四十件令人驚嘆,其中山東解放區1940年前后出版的幾種毛澤東著作尤為稀見。課題組成員興奮之余,建議他在適當時于泰山旅游風景區籌建毛澤東著作收藏館。他表示將努力早日實現這一心愿。
從新泰市回京途中,課題組成員專程前往濟南市藏家張惠民老先生(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收藏委員會常委)家中造訪。張先生收藏的“新文化”老期刊質量頗高,毛澤東著作早期版本中尤以中國共產黨早期機關刊物原版《向導》周刊第1——50期為稀見,其中收入署名“澤東”的四篇文章令人驚嘆。另一件為1938年7月延安出版的《論持久戰》(毛邊本),初步判定為該書最早的單行本。濟南市藏家李強也藏有百余冊解放區早期文獻,其中有山東解放區出版的毛澤東著作數種。
北京藏家金鐵華獻寶
北京市金鐵華在得知開展普查毛澤東著作早期版本的信息后,曾數次與課題組聯系,并應邀參與有關活動。他提交課題組的一件1920年2月15日出版的《少年中國》(第一卷第八期)上刊載有毛澤東當年的通訊地址,為中共建黨前毛澤東生平的珍貴史料;另一件為1937年至1943年期間蘇北抗日根據地發行的新四軍郵政使用的“手遞封”原件,郵品上有木刻毛澤東頭像,品相完整。中央電視臺及時進行了拍攝,不日將與觀眾見面。
課題組在金鐵華家中還看到一幅巨大的毛澤東掛像(250厘米×200厘米,1969年印刷)并引出一段關于“文革”初期另一件巨幅手繪毛澤東宣傳畫的故事:2004年10月的一個周末,京滬兩市藏家共同欣賞了金鐵華的紅色收藏品后,順訪北京潘家園。上海藏家張先生在潘家園現代收藏二樓大廳內購藏到巨幅“文革”時代宣傳畫(套色手繪宣紙本,畫面為木刻風格,尺幅216 厘米×135厘米)。據當年從事毛主席宣傳畫創作的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畫家沈堯伊先生稱:“我們當年從未創作過尺幅超過兩米的大型宣傳畫。上述畫作尺幅之大、品相完整,得以保存至今,實乃一個奇跡”。
50種語言文字版本毛澤東著作
天津市藏家陳永祥多年來喜好收藏各種語言文字版本的毛澤東著作。他的藏品“稀有文字版本毛澤東著作和語音唱片”共有七大類,其中《毛澤東選集》共22個語種幾十種版本,包括從1952年至1992年歷經不同歷史時期與不同開本的精裝、簡裝本20多套100多本;《毛主席語錄》43個語種幾十種版本;《毛主席詩詞》20個語種幾十個版本;《毛主席著作》朗讀唱片5個語種20多張;毛主席講話錄音唱片2張;為毛主席語錄、詩詞譜曲的唱片30多張;各族人民歌唱毛主席的8種語言老唱片13張??倲党^400件。
2004年11月18——30日在北京報國寺文化市場舉辦的紀念“毛主席發表《為人民服務》60周年”聯展中展出陳永祥收藏的“稀有文字版本和語音唱片《為人民服務》”展品60件,包括世界各國文字和中國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版本的《毛澤東選集》第三卷、《為人民服務》單行本、毛主席著作《老三篇》等共53種,涉及50種語言的毛澤東著作名篇《為人民服務》?!睹飨鳌防首x唱片、毛主席講話錄音唱片共7張。參加開幕式的毛主席身邊工作人員和國家課題組成員一致評價陳永祥的藏品品種齊全,數量豐富,保存完善,實為稀見。展覽結束后課題組成員再赴天津將其藏品全部普查、登記。
藏書界人士熱情提供信息資料
上海創刊號藏家馮建忠、紅色文獻史料藏家張文標與北京市藏界朋友共同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中國電影誕生百年慶典”專題收藏片(2005年1月播出)拍攝期間,將珍藏的毛澤東著作早期珍本帶來北京。其中馮建忠收藏的中國共產黨早期機關刊物《前鋒》(創刊號)、《向導》(創刊號)和毛澤東曾任主編的《政治周報》(1926年第1——3期)等為上世紀20年代珍貴革命文獻。張文標的紅軍長征時期印刷的標語、告示、招貼畫等均為中國革命戰爭時期的珍貴史料。
在課題組五省市普查期間,遼寧省本溪市張存祥、廣東省武警部隊張先生、北京市書業經營者陳先生、劉先生、湖北省襄樊市李曉航等提供了相當數量的毛澤東著作早期珍本圖片;首都藏書界和出版界老同志奚景鵬、曹國輝、周巖等對課題研究給予熱情關注,并提供了自己的稿件;延安革命紀念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天津周恩來鄧穎超紀念館、北京海王村拍賣公司等單位提供了信息和接待;中國收藏家協會書報刊收藏委員會主任李潤波、天津市書報刊收藏協會負責人繆志明曾同課題組成員同往部分省市普查。這些都反映出各界人士對課題的關注?!懊珴蓶|著作在中國與世界”課題組版本普查成果《中國紅色文獻史料圖錄叢書》第一輯不久將與各界讀者見面。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