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清涼寺欲解汝官窯燒造之謎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3-01-13



      汝窯瓷器胎潔釉潤,紋片縝密,裹足支燒,制作精細。它以純正的天青釉色、密布的人工開片和絕妙的支燒工藝,倍受人們的贊揚和喜爰。經過文物考古工作者數十年的不懈努力,1987年終于在河南省寶豐縣大營鎮清涼寺發現了汝窯遺址,從而解決了陶瓷史上的一大懸案。

      1987年進行的首次試掘,開挖探方2個,發現典型御用汝瓷10余件,遂將該窯址確定為汝官窯遺址。1988年和1989年連續進行了兩次考古發掘,先后開探方15個,發掘面積1150平方米,發現作坊、水井、灰坑、澄泥池和排水溝等與制瓷有關的遺跡多處,出土各類完整或可復原的瓷器和窯具1100余件,瓷片數百包,從地層上確定了汝官窯瓷器的燒造年代。1998年和1999年又進行了兩次重點發掘,1998年發現了4座燒制民用青瓷的窯爐,1999年則找到了汝官瓷器的單獨燒造區。

      汝窯瓷器燒造區的發現頗費周折。前三次考古發掘均在清涼寺村南,1998年第四次發掘時選擇在靠近村莊處,在兩個10x10米探方內出土御用汝瓷標本200余片,比前三次發掘的總和還要多。因此,又選擇了清涼寺村內的一居民宅院發掘3x3米探方1個,在宋代地層包含的少量瓷器殘片中就發現御用汝窯瓷杯、器蓋等。同年12月,當聽到清涼寺村民反映一農家院內挖坑發現耐火磚墻和御用汝瓷片時,即赴現場進行調查,在已經回填的坑邊揀到御用汝瓷150片之多。后遂于1999年春對該區域進行鉆探,并選擇兩個地點作了試掘,在宋代地層內幾乎全是御用汝瓷,并出土了不同于以往的匣缽、火照等窯具,從而確認了汝官窯瓷器燒造區的發掘,又發現窯爐15座,以及作坊、澄泥池、釉料坑等重要遺跡,并出土了大量的汝官窯瓷片,尤其是有些器類為傳世品所未見。

      這次考古發掘找到了汝官瓷器燒造區,從地層上揭示了御用汝瓷晚于民用青瓷。與以往歷次發掘主要出土民用青瓷不同,這次發掘出土瓷片絕大多數為御用汝瓷,而且發現御用汝瓷疊壓在民用青瓷之上。在御用汝瓷堆積層中曾出土“元豐通寶”銅錢1枚,也表明御用汝瓷的上限不會早于宋神宗元豐年間,其燒造年代可以確定在北宋晚期。

      發現的燒制御用汝瓷的窯爐,有望解開官窯瓷器的燒造之謎。這次發現窯爐,盡管有的因相互打破保存較差,但也有一些窯爐保存較好,平面布局清晰;窯爐結構奇特,窯室面積較小,與民用青瓷窯爐有一定區別。同時,這里還出土大量用于測試窯爐溫度的火照和火照墊餅。這里的匣缽也與其它區域出土的匣缽有別,往往在匣缽的表面抹有一層耐火泥,可能是為了延緩進火時的速度和保持退火后的溫度。

      大量汝官窯瓷片豐富了人們對汝窯產品的認識。汝窯由于為宮廷燒御用瓷的時間較短,故傳世瓷器不多,南宋周暉在《清波雜志》中說:“汝窯官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據統計,全世界目前現存汝窯傳世品僅70余件,主要收藏在中國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以及英國、美國、日本等地。這次發掘中有地方的瓷片堆積層厚達0.2米,出土器物種類齊全,遠較傳世品豐富。除了瓶、樽、洗、爐、壺等陳設用瓷外,還有不少是碗、盤、、盆、碟、注子、盞托和套盒等生活用具,有的器表還飾有刻劃花,并發現龍體、鳥首等裝飾,這在以釉色取勝的汝窯傳世品中實屬罕見。
    來源:中國文物報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