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唐代木質圓雕立姿佛像
經歷千年之久的兩尊敷彩圓雕木質立姿佛像,昨天下午現身古城鎮江。經南京等地文物專家鑒定,這是我國佛教文化不可多得的藝術“國寶”。
記者看到,兩尊佛像每尊高70厘米,足立蓮花座,秀骨、豐肌、寶冠文髻、上身裸露、帔帛飄展,體現女性的溫柔之美。最引人入勝的是,雕刻家用變幻不定的凸起線條來表現披著的帔帛,線條或平行或環繞,以刀法表現衣褶折疊感,雕刻刀法極為純熟簡練,稱得上運刀如筆,流利雋永,鬼斧神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兩佛像的面龐豐腴適中,略帶笑意,其身上的敷彩完全是古代用植物提取的粉彩料,所以經歷了風風雨雨千年之久,色彩依然動人,神韻猶存。
據了解,收藏佛像的主人是位八旬老太。她家舊社會在蘇州開綢緞莊和錢莊,解放后一家人流落到鎮江牌灣,由于子孫不學好,家族破落。去年老太得了胃癌無錢醫治,后被丹徒區佛協副會長釋昌法法師得知,做佛事和化緣,捐資2.5萬余元送老太到醫院治好了病,老太感動不已,想到祖宗傳下來的這兩尊佛像和祖宗“落難時可以拿出度命”的遺囑,認為這兩尊佛像貴重,便悄悄地將珍藏的兩尊佛像送給了釋昌法法師。
釋昌法告訴記者,按照佛教說法,這兩尊佛像是佛主釋迦牟尼身后佇立的脅侍菩薩。南京、揚州、鎮江文物專家根據佛像半裸體造型以及色彩分析,一致認為這兩尊佛像是出自唐代的藝術瑰寶,也可能是目前國內的“孤本”。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