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從嶺南畫派藝術生成基礎看其收藏價值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5-01-08


    嶺南畫派產生于時代與環境的影響。嶺南的都會廣州,很早就是近代化的商業城市。經濟、文化甚至宗教等諸方面很活躍。早在18世紀,廣州就出現了本地畫師師徒作坊式的外銷畫店,經銷以寫實與講究色彩明暗為特點的仿西洋水彩畫甚至油畫。清嘉慶至同治年間,廣州城隍廟一帶,街頭出現了以賣畫為職業的民間畫家蘇六朋(1791-1862)。他以歷史典故、市井平民為描寫對象,參用了一點西洋畫法,手法較寫實,追求雅俗共賞。因而近代的廣州,商品經濟和城市景觀形態已經有著許多資本主義因素,自然影響到當地人們的思想觀念,開拓了廣闊的視野,涌現出不少飄洋過海到日本、歐美等地留學的學子,畫界中就有我國最早的油畫家李鐵夫等人。嶺南畫派的創始人們自然也受到這個時代和環境的影響。

      從嶺南畫派的歷史傳承中細加追尋,可以看到該派的兩大淵源:一是中國傳統繪畫,二是東洋和西洋的美術。高劍父與陳樹人的畫風基本上是傳統的沒骨寫生花鳥的路子,由寫生、沒骨法、賦色、講究韻致到撞水撞粉的發展,都凝結著我國繪畫傳統中的精華。由于中國畫寫生注重寫實造型,是以形寫神,因而在另一個淵源上,自然也融匯了東、西洋美術中寫實的風格。如果沒有嶺南畫派創始人歷史性東渡日本,學習日本繪畫以及西洋繪畫,也許中國的現代繪畫史上就沒有嶺南畫派的一頁。

      在藝術品收藏熱的當代,如果用通常文物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研價值這三大價值來判斷,嶺南畫派那些反映現實生活、時代氣息濃厚的作品(尤其是嶺南畫派創立初期,即20世紀20至30年代的作品),在帶有該派濃厚特色的同時,往往還具有相當高的思想性含量。比如高劍父的《東戰場的烈焰》(原題《淞滬浩劫》,廣州藝術博物院藏),該作品是高劍父對1932年上?!耙?二八”事變之役,東方圖書館被日軍炸成廢墟的遺址的寫生,有易大廠題“劫有余灰骨未寒,血余淞滬使心酸,高翁沉痛為民寫,勿作咸陽一炬看”。描繪的是一幅飽含著畫家民族激憤之情的慘痛圖景。該畫作在高劍父畫作中關注現實,有強烈的情感和思想投射,寫生兼創作、寫實與夸張為一體。因此,他的收藏價值當然要比思想性含量不高的傳統式山水畫與花鳥畫一類題材大得多。我認為,時代性強的作品,往往要比時代性弱的傳統題材作品有更大的收藏價值。


    來源:藝術市場?。ㄍ?堅)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