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中國收藏界熱得有點兒過頭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12-20


    中國的收藏界這些年熱得是有點兒過頭了,每個犄角旮旯都被收藏家用高倍放大鏡偵察掃射過了,基本做到燒光殺光搶光片甲不留了。對細節的孜孜以求讓很多人成了近視眼,所謂人無遠慮必有近憂,他們對既有市場的無窮追問和無盡探索,使得芝麻變西瓜,西瓜還賣不出芝麻的價?!堆猩姐憽返母唛_高走,使得古代藝術品的收藏再起狂飆,但收藏家是否意識到了這3000萬元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不過是個區區尾數,凡高的《向日葵》已被炒到幾千萬美元,而畢加索的《抽煙的男子》更是超過了一億美元?;蛟S年初傅抱石的“主席詩詞”和
    齊白石的“山水冊頁”都拍出了1600萬元以上的高價對大家是個啟發吧——近現代的藝術品比古代藝術品有更快更廣闊的升值空間,對于這一點,很多“有識之士”其實早已明了并痛下殺手了。但人總是有識有不識,存在著視覺盲點,聞道有先后,我就大言不慚地在這里講講我的“真知灼見”——對于藝術品收藏來說,離眼前越近的作品,升值空間越大,因為這些作品在收購時價錢相對較低,而“中國現在藝術”(這是我發明的詞,一般叫“中國當代藝術”)在國際上長勢良好,收獲喜人。

    簡單的背景

    1980年在北京舉辦的“星星美展”,中國年輕的藝術家開始擺脫陳舊的思想束縛,創造出了第一批與前蘇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模式相左的繪畫和雕塑作品,后來,“星星”的骨干如馬德生、王克平、嚴力、黃銳等紛紛出國發展,“星星”之火,等待燎原。

    1985年中國現在藝術第一個真正重要的“大革命”時代來臨——“85新潮”全面推翻了中國傳統的美術創作體系,向西方學習借鑒,甚至是抄襲和照搬西方當代藝術成果,成為了這一時期中國美術界的主旋律。與此同時在全國各文化領域展開的西學東漸運動,引起了西方世界的極大關注——中國開放了。王廣義、張曉剛等后來成為中國現在藝術第一批大師級人物的藝術家,在“85新潮”中充當了骨干。

    1989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的“中國現代藝術展”徹底打通了中國現在藝術的經絡,架上、裝置、行為、觀念攝影、錄像,八仙過海。這次展覽是中國現在藝術的一個不可逾越的里程碑,也是“85新潮”的概括和總結,中國現在藝術至今為止的幾乎所有標志性藝術家都參加了這次展覽。

    “中國現代藝術展”對中國現在藝術的進程勞苦功高,說“功高”是因為它粉碎了中國藝術和藝術觀眾長期以來建立的幾乎所有視覺傳統和經驗,說“勞苦”是因為在當年它只是“墻內開花墻內香”,影響有限。而真正讓中國現在藝術走出國門建立起國際市場的是批評家栗憲庭1993年策劃的“后89中國新藝術展”,以及張頌仁在香港地區的漢雅軒畫廊。以方力鈞、楊少斌、岳敏君、劉煒、宋永紅、王勁松為代表的“玩世現實主義”異軍突起,成為國際藝術品收藏市場的新寵。

     1993年,王廣義、張曉剛、方力鈞等7位中國藝術家參加了地球上最著名的藝術盛會——威尼斯雙年展。

    1994年,王廣義、方力鈞又參加了著名的圣保羅雙年展,中國現在藝術真的和國際接軌了。其后,原瑞士駐華大使西克瘋狂采購中國藝術家的作品(據說在1000件以上),國外的畫廊不斷涌進北京、上海,西方收藏家策展人和中國藝術家大批量地頻繁出入中國的大門,門坎已經被踩爛了。

      簡單的分析

    中國現在藝術在西方世界的崛起,和“紅色中國”的背景是密不可分的。中國和前蘇聯以及東歐的藝術家共同打造的社會主義視覺經驗,像一道紅色的閃電,劃破西方人文主義和人道主義的黑暗屏障。社會主義視覺經驗和西方的視覺經驗完全是兩個系統、兩種價值觀,它很像孫悟空——是從石頭里爆出來的,所以它不遵循任何的傳統美學原則,它是天上掉下來,自然而立的。隨著前蘇聯的解體和東歐的轉向,日益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中國成了人間奇跡。中國現在藝術以它獨有的風貌偉岸屹立,紅旗不倒,紅旗飄飄。西方人已經充分意識到了中國現在藝術的魅力和價值,而中國的收藏家尚在夢中,于是大量的藝術精品外流,中國藝術批評界的有識之士早在多年前就曾呼吁——“把中國當代藝術留在中國”。如果中國的收藏家繼續做夢,那么過不了太久,我們就會像現在接古代國寶回家一樣,用數十倍的價錢從西方人手里買回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創造。有人計算過,中國現在藝術品的價值正在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遞增,其中又有約5%的藝術品每年增值超過30%,目前有的中國藝術家的作品市值已經超過10萬美元(這里指架上作品,即油畫)。

    中國在海外定居發展的藝術家也對中國現在藝術的價值形成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蔡國強、黃永砯、古文達等大師級的藝術家,他們已經完全融入了西方的藝術收藏體系。簡單的結論

    中國收藏家對中國現在藝術的收藏剛剛開始,還沒有形成規模和系統,從現在開始收藏中國現在藝術為時還不晚。

      一點建議

    收藏中國現在藝術吧,您會在享受中享受升值。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