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故宮再活更多的600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10-12]
據《北京晨報》報道,10月10日法國著名的電子音樂大師讓·米歇爾·雅爾將以中國古老的紫禁城和正陽門為背景,舉辦一場“紫禁城雅爾音樂會”。報紙是以“紫禁城開門迎雅爾”為標題進行報道的。但是,如果雅爾想在同樣是世界著名文化遺產的印度泰姬陵舉行類似音樂會的話,恐怕會吃個“閉門羹”。
前不久印度政府慶祝舉世聞名的泰姬陵350歲生日,慶?;顒訒诰嚯x泰姬陵兩公里以外的紅堡舉行。之所以如此安排,是因為按照印度法律,在這座世界文化遺產原址上舉行活動需要得到印度最高法院批準。自從1996年希臘音樂家雅尼在此舉辦音樂會引起爭議后,在泰姬陵舉辦大型活動一般很難獲得批準。當時,有專家們抱怨音樂會的聲音震顫和光照破壞了這座以圓頂和尖塔著稱的建筑。
多年來,各種各樣的典禮、儀式、會展等大型活動常常在故宮舉行,也沒看到引起多大的爭議,可能是很少有人考慮到類似活動對這座古建筑帶來的損害。這次雅爾音樂會,媒體津津樂道于“聲音效果、音響效果的傳輸和錄制方面都采用了5.1杜比數字音響系統,這一點不僅在中國,在全世界都是絕無僅有的”,也許同時就忽略了音樂會的聲音和光照可能會帶來的損害,沒有意識到我們的故宮不僅是全世界絕無僅有的,而且是無法再生的。近年來有關專家對于故宮保護發出過不少呼吁,提出了不少建議,但是與在故宮舉辦活動帶來的巨大經濟利益相比,這種聲音顯得那么微弱,已近600高齡的紫禁城仍在孜孜不倦地充當著各類文化和商業活動的大舞臺。
當然,完全忽視故宮開發帶來的經濟利益也不現實,在開發旅游文化資源與文物保護方面怎樣找到一個合理的平衡點,值得我們深思。(紅網 莫林浩)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