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武漢藏交會讓藏友滿載而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10-08

    9月26日,“湖北·全國秋季民間藏品交流會”在中南地區最大的武漢收藏品市場落下帷幕。本次藏交會包括了民間藏品交流、收藏精品展示、古玩專家鑒賞三部分,吸引了全國各地藏友前來,熱鬧的交流場面,讓人們再次感受到民間收藏的火爆。

    藏友:收獲頗豐 這次藏交會藏品種類涉及古錢幣、古玉器、古瓷器、煙標、火花、連環畫等,其中行情最好的當數玉器和瓷器。來自河南南陽的李先生,在交流會前4天就趕赴武漢,每天一大早就前往交流會場,提前“搶攤”設點。他剛把幾件“文革”期間的瓷器和玉器擺出來,就有人上前問價,不到一個小時就賣出3000多元,他說出現如此火爆的交易場面太出乎他的預料。一位黃女士在逛會場時,看到一個手機大小的六朝白玉豬,攤主開價1000元,她未還價就當即買下。后經專家鑒定,其價值應在3000元以上,算是撿了一個“漏”。據了解,近來玉器收藏有逐步升溫的趨勢,尤其是雕工精美的翠玉、青白玉更是受到藏友的青睞。此次交流會上,玉器品種十分豐富,玉鐲、玉壺等各式各樣,做工考究、雕刻精細,成為藏友們把玩的對象。一位老收藏家桂先生買到了春秋時期的玉璜、龍佩、勒子以及漢代銅器等藏品,他說這些東西很稀少,收藏這些物品主要是為講學所用。

    除了玉器和瓷器外,其他種類的藏品也表現不俗。比如解放初期的各類票證、解放前的老版油印書籍、不同時期的徽章、“文革”期間的“紅寶書”、上世紀50年代至80年代的宣傳畫、連環畫等也都吸引了眾多的收藏愛好者。一位古玩商呂先生在會議期間收購了上萬元的貨品,有象牙觀音、玉兔、象牙筆筒、玉觀音、銅佛像、明代的粉彩罐子等。各地藏友在這次交流會上都稱得上是“收獲頗豐”。

    展會:聚焦珍寶 在這次藏交會上,收藏精品展示會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不少藏友將自己收藏的珍品進行了展示。武漢的一位陳先生將自己收藏的一尊六朝以前的圓形青銅鼎蓋帶到了展示會上。這尊青銅鼎蓋直徑51厘米,帶鈕,據史書記載,該青銅鼎蓋屬爵、侯之禮器。其紋飾精美、鑄造精工,如此完整大器,當為青銅器中的精品。武漢的張茂林老先生收藏的一枚漢代的大型馬鈕古玉印章,重5.1斤,9.9厘米見方,印座高8.5厘米,鈕高5.8厘米,有自然裂紋。該印章原為白玉,因過去在地下埋藏中接觸銅器而產生受沁鸚哥綠色彩。另外,宋代宮廷混合金牌、古代祖母綠金剛石夜明珠等平時難得一見的藏品,都在這次展會上大放異彩,讓觀者大飽眼福。

    鑒定:專家遭遇包圍 為配合這次交流活動,湖北省收藏者協會還邀請了湖北省文物局出口文物鑒定組成員、武漢市博物館研究員藍蔚,原武漢市博物館館長李家煜,武漢市文物鑒定委員王瑞華等8位專家親臨現場,免費為藏友鑒定。其中共鑒定書畫50多幅,瓷器類100多件,玉器類有80余件,以及各類古錢幣。鑒定的結果,就要用“幾家歡喜幾家愁”來形容了。專家們指出,收藏愛好者應該逐步提高鑒賞水平,收藏書畫首先要熟悉各朝代書畫家的筆法、落款,而瓷器收藏者就要熟悉各色瓷器釉質、紋片、胎色的差異,同時還要對一些造假手段有一定的了解。鑒定活動結束后,專家們仍被眾多收藏愛好者“包圍”。

    據統計,此次交流會吸引了北京、上海、廣東、福建、云南、內蒙古、黑龍江、湖南、安徽等全國各地的數千名收藏愛好者,預計成交金額近200萬元。業內人士分析,成交異?;钴S的原因是大家都看上了收藏品上升的潛力和增值的空間,使得加入民間收藏的人越來越多。(易有章)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