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祖陵和泗州古城“浮出水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9-24]
在江蘇淮安,被洪澤湖水淹沒300多年的明代第一陵明祖陵和被譽為“東方龐貝城”的水下泗州古城,近日經過挖掘修復,日益顯示出其歷史、文化價值,并引起海內外考古、旅游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淮安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早在6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淮安就是“青蓮崗”文化發祥地,商周時期是徐文化的中心地?,F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00多處,館藏文物4萬余件。
被國務院批準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湖畔奇陵———明祖陵的陵區精華部分石雕群,比明皇陵、孝陵、十三陵、顯陵更具有鮮明的明代特色,其造型和雕工精致華麗。近年,由于洪澤湖水位下降和日趨穩定,興于唐代開元盛世、毀于清初康熙年間,被中外考古專家譽為“東方龐貝城”的水下泗州古城的邵公堤、城墻和殘存的街市建筑物不時顯現出來,增加了這座神秘水下古城的學術、考古、藝術價值。蜿蜒百里、建于公元200年、被譽為“水上長城”的洪澤湖古大堤,作為古老的有壩引水工程,雖歷經滄桑,但風采依然。
(《人民日報海外版》)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