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西安兩大古代建筑成功“復原”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9-23

    唐朝皇帝祭天的天壇什么樣?漢朝皇帝的后妃們的住處如何?經過文物保護和古建施工人員兩年多的努力探索與實踐,唐長安城的天壇和漢長安城的桂宮二號宮殿遺址得以復原性保護,并于22日下午與"油飾一新"的明代鐘樓一起通過了專家組的驗收,為進行復原性保護和展示古代建筑遺址提供了成功范例。

      據記載,天壇古叫圜丘,又名圓丘,是皇帝進行祭天活動的重要禮儀建筑。位于唐長安城郭城外的天壇在今陜西師范大學南側,唐代21位皇帝除順宗、哀宗外均在此處進行過祭天活動,使用達三百年后廢棄于唐末。1999年,中國社科院唐城工作隊對其進行了發掘,揭露出殘存的臺壁,摸清了唐代圜丘的基本形制。鑒于其重要價值,西安市文物局決定在原基礎之上以加高覆蓋的方式恢復其原貌。

      記者跟專家組一行觀看了已恢復唐時形制的天壇。天壇的壇身呈白灰色,用三合土夯筑而成,為四層遞減圓壇。西安市古代建筑工程公司負責人介紹,呈十二辰均勻分布于圓壇有十二個陛階,其中正南方向的午陛(即南階)比其余十一階都寬,是專為皇帝登壇的階道。為了方便游人參觀和減少對天壇的破壞,專門增建了直達天壇頂部的木質棧道,并在壇身周圍加建了參觀道,這也使壇基直徑由原來的54米擴大為60多米,總高近8米。

      與唐代天壇的復原方式不同,漢長安城桂宮二號宮殿遺址的復原采用的是覆土式的原地展示。工作人員首先對遺址本身進行保護,然后在遺址之上覆蓋約1.5米的三合土,以完整地對其發掘時的真實情況進行復原展示。

      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司副司長宋新潮說,與外國的石質遺址不同,我國的土遺址保護一直是一大難題?!斑@種保護方式可能是中國保護土遺址的一個方向。它實現了兩個目標,一是對遺址進行永久性保護,二是要進行有效展示。因為有水沖、濕度與溫度變化等方面的諸多因素,還要對其進行經常性維護和科學檢測,以總結經驗探索更有效的保護方法?!?

      此外,針對明代鐘樓的油漆彩畫脫落和漏雨等維修保護性工程也于日前完工,并得到了專家組的一致認可。三大文物點皆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華社)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