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壽山石印鈕藝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7-30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印,執政所持也;鈕,印鼻也。古人為執政所持便于攜帶印信,就在璽印的上方穿孔系上印綏佩于腰,這就是最早的印鈕,此時的印鈕只是為了實用,沒有觀賞價值。據史料記載,中國印章始于周代,距今已三千多年。到先秦時期有了形式簡略的鼻鈕、臺鈕、覆斗鈕,這是印鈕藝術的雛形。漢代國泰民安,經濟文化十分繁榮,是我國特有的印鈕藝術的形成與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印鈕上造型古拙渾厚,線條生動洗練,題材豐富多彩。漢代除用印章材質區別帝王百官外,還以印鈕上的不同獸形來標志各級官階。在漢代,皇帝玉璽虎鈕,皇后金璽蛇鈕,諸侯王金璽駝鈕,皇太子、列侯、丞相、太尉、三公、左右將軍金印龜鈕,食祿二千石銀印龜鈕,千石至二百石以上銅印鼻鈕。民間常用印就沒有受其限制,可以依各人所好在印上方刻制各種各樣的鈕飾,所以,漢代印鈕實現了實用性與藝術性相結合。無論是篆刻藝術還是印鈕藝術(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漢鈕漢?。┲两裆斜蝗藗兺瞥?,并作為學印、學鈕的典范。從魏晉南北朝到宋元,印鈕藝術沒有得到繼承與發展,多是簡單、實用,顯得粗略,談不上什么觀賞價值。此時官印由于形制大,為了便于蓋印,大多搞了把手即"印把子"。宋元期間民間雖仍有人在私印上刻線條簡潔、造型生動的人物鈕、動物鈕等,但遠不及漢鈕豐富精美。

      元末畫家王冕首以花乳石作印,因花乳石質地脂潤、易于受刀,為時人競相采用,尤其是原先的印文篆刻因印材是銅、玉之類的,硬度高,每每一印都由文人與工匠合作而成。石印的出現,文人可以直接在印石上書寫、刻制,印文上充滿了文人的氣息。因此印章上講究起書法、章法與刀法來,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篆刻藝術"。明末以后尤其清代篆刻藝術成為一門中國獨特的藝術迅速發展起來,并出現了皖、浙兩大流派,追崇者眾,篆刻藝術與書畫藝術一道登上大雅之堂。篆刻藝術的發展必然也促進印鈕藝術的發展,許多雕刻高手在易于受刀的石印上隨心所欲地雕鐫出精美的印鈕,兩者結合相得益彰,石印自此開始盛行。清康乾年間是我國印鈕藝術發展的高峰期,而且無石不鈕,涌現出不少雕鈕高手,他們雕刻出許多精美絕倫的鈕飾遠超過歷代,流傳至今。此時期印鈕也受到清代帝王的鐘愛,他們除了在貢品中尋求精美的印石外,甚至還招募名工雕手在宮內為寶璽制鈕,許多世間罕見名石名工的印鈕被帝王及其權戚所擁有,這可以從今日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得到證實。

      福建福州的壽山石歷史悠久,壽山石作為印材以其脂潤如玉、柔而易攻、色彩斑斕、媲美寶石之特色備受各方青睞。黃賓虹于《古印概論》曾說:"壽山石發明于元明之間。最初寺僧見其石有五色、晶瑩如玉,琢為牟尼珠串,云游四方,好事者以其可鋟可刻,用以制印。"壽山石用以治印后,其印鈕雕刻也隨之發展起來,在繼承歷代鈕飾傳統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自身的石質特性,形成獨特的藝術風格。壽山石印鈕雕刻最初以古獸為主,逐漸發展至有博古圖案、翎毛、魚蟲、花果、人物等多種類型。印鈕雖小,不少藝人卻費盡心思,以高超的技法和深厚的藝術修養,使方寸之間氣象萬千。

      壽山石印鈕雖始于明,但是有關的文字記載,目前所見最早的為高兆《觀石錄》中所云:"潘子和、謝奔,硯工高手,攻石能得其理。""攻石"即指雕鈕。相傳他們制鈕多不留款,故后人無法考查。清代名家楊璇、周彬也是制鈕高手。楊璇鈕飾集玉璽、銅印風貌,充分利用壽山石之特性,施以精藝,突出獸鈕的神、情、趣,生動畢肖。周彬雕鈕與楊璇取徑不同,以華茂、清靈稱著,并常以夸張手法強化形象,大膽突出。擅長取夔紋圖案刻博古平鈕,直處平整,拐角圓轉流暢,圖案之間隔有針線難人精微,堪稱一絕。

      清同治、光緒年間,東門派鼻祖林謙培精于印鈕與博古圖案,獸頭形態生動,頭發均作開絲,連續不綴,細膩傳神。傳人林元珠雕鈕遒健有神,尤精于鬢、鬃、毛、發的刻畫。嗣后東門派刻鈕馳名者有林元水、林友情、鄭仁蛟以及現代的林壽煁、周寶庭。他們繼承師法,但能入古出新,各有個性。周寶庭在獸鈕雕刻上兼容東、西門派之技,創作之余并致力傳統古獸印鈕的發掘、整理和發展,貢獻良多。

      與林謙培同期的潘玉茂承楊、周遺風,深刀精刻,對印鈕的博古、薄意及開絲均有很高造詣。西門派后人林文寶、陳可觀、陳可銑均是雕鈕名家,多用圓刀半圓刀,具清雅大方、渾古樸茂之長。林文寶畢生專事印鈕,被譽為"鈕工巨擘",他的鈕飾作品題材廣泛,花果、古獸、翎毛、動物無所不涉,"依勢肖形,俱能契古",刀法古樸,構思精妙。

      今日壽山石之高檔印章除刻薄意以外,凡印必有鈕,鈕飾有古獸類的獅、龍、鳳、螭虎、饕餮、辟邪、麒麟、用端、鰲;動物類的象、熊、龜、蝙蝠以及十二生肖等等,還有人們喜聞樂見的人物鈕、花果草蟲鈕,而且按印章的顏色取巧,巧色印章備受珍視,價值亦數倍于一般印章。壽山石中的田黃石、芙蓉石被譽為印石之寶,尤其被稱為"石帝"的田黃尤為稀珍,如能切成方形并由名家刻上印鈕,其價值易金數十倍。壽山石印鈕在繼承傳統上還不斷創新,當代雕刻家們以現代的審美觀在印鈕創作中注重形象的立體感與質感,有的還善于應用傳統的商周紋飾與現代建筑力學的幾何線條相結合創出新感覺作品,還有的把現代美術與前衛藝術運用到印鈕藝術中,出現了朦朧、抽象、漫畫形式的印鈕,這些伴隨著時代脈搏與傳統印鈕藝術相迥異的作品使印鈕藝術更加豐富多彩。
    (陳石)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