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破解作偽古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7-29
      一些黑心古董商為了提高玉器的價格,往往采取各種手段將玉器作舊,現筆者將幾種作偽方法揭示出來,以防藏友被騙上當。


    老提油:據傳甘肅的深山中有一種虹光草,將它搗成汁液,拌入少許瑙砂攪勻,再將新玉器浸入,用點燃的新鮮竹枝烘烤,草汁便滲入玉器紋理中,呈現出雞血紅色。


    新提油:這個方法適用于含石質量較差的夾石玉,選紅木屑或烏木屑入水,再將夾石玉放入浸泡,用火烘,汁液即可滲入玉器紋理中,含石處呈現紅色或黑色。


    偽石灰古:古玉中有一種俗稱“雞骨白”的玉器,這是由于子玉受地火所致。凡玉經火其色即變白,形同石灰,故俗稱石灰浸。這種方法制成的玉,雖說顏色相似,但有火燒裂紋,而真的古玉是沒有裂紋的。


    羊玉:將活?;蚧钛虻耐炔扛铋_,把小件玉器填入縫合,經過數年之后,血液浸入玉中,冒充古玉中的紅絲沁,但這種玉沒有古玉溫靜,顯得枯澀。


    狗玉:將狗殺死,剖開腹部,趁狗血尚熱未凝固時,把玉器放入狗腹中并縫合,埋入地下,過數年后取出,玉上出現有土花血斑。但與真古玉相比,帶有新玉的顏色與雕琢的痕跡。


    梅玉:選用質地疏松的玉質,如石性較重的玉或玉皮,用濃重的烏梅水烹煮,重復數次,疏松之地被烏梅水浸泡透呈現水浸痕,再用“提油法”上色,以仿造“水坑古”,但不如真古玉自然。


    風玉:選用石性較重的玉質,用烏梅水加濃灰水蒸煮后,將玉器趁熱放置于寒冷的風雪中,使質地堅硬的玉器凍裂出細如發絲的紋理,最后也用“提油法”上色,以冒充“牛毛紋”古玉。


    叩銹:將玉器用鐵屑與熱醋拌和浸泡,再埋到潮濕的地下十幾日,取出埋到大路下數月。玉器由于鐵屑的腐蝕而形成深紅色的橘皮紋,并帶有不易消除的土灰斑。然而,這種假古玉的紅色較浮,時間稍長土灰斑和紅色均會消退。(高學訓)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