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發展文物產業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3-03-04]
“九五”期間,河北省投資近3億元人民幣發展文物產業,是建國以來河北省文物保護經費投入最多、成效最顯著的5年。
河北省是文物大省,現有國家級保護單位58處,省級保護單位542處,均居全國第一位,館藏文物86萬余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000余件。一直非常重視文物工作的河北省,“九五”期間加大了對文物事業的保護和開發的力度。
該省5年累計投資1.4億元人民幣,搶修了103項文物工程,其中建國以來全省最大的單體木結構建筑維修工程--正定隆興寺大悲閣落架重修工程投入3300萬元,定州開元寺塔主體維修工程投資1300萬元。
考古發掘成績顯著,河北省在5年中完成勘探項目188項,搶救性發掘130項。其中陽原泥河灣遺址和張北元中都遺址的考古項目,被評為“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河北省還積極推進博物館、紀念館建設,5年投資1.3億元,新建館22座,推出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文物展覽,《戰國中山國》、《新中國從這里走來》、《滿城漢墓》三個專題陳列被評為全國文物系統“十大陳列展覽精品”。
5年來投入安全防護經費900余萬元,建成文物庫房50座,全省文物系統未發生館庫文物被盜案,文物安全形勢明顯好轉。河北省還廣泛吸吶社會資金、推進文旅結合,文物產業開發已經開始起步。
來源:中央電視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