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的腐味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4-15]
把玩手邊的古董和藝術品,悅人眼目,怡人性情。然而,時下在大部分黨政領導干部中悄悄興起的一股“收藏熱”,卻將文化與私欲、權力強扭在了一起,變味的收藏散發出濃濃的腐臭味。
從最近幾年中箭落馬的貪官中,如此“醉翁之意不在酒”的附庸風雅之徒,不難拈出幾個?!罢憬谝回潯蓖跆炝x,在其來源不明的巨額財產中,“收藏”品的評估價值總計高達600萬元。聞名全國的遼寧“慕馬大案”中的慕綏新也應算作“收藏”愛好者。
貪官污吏舉目所見不過一個“利”字,何來閑情逸致真正地調劑情緒陶冶身心?古董和藝術品落于葉公好龍式的貪官手中,何異于善弦者對牛而坐?
如果說,藏品之于貪官,“宮花寂寞紅”的凄清境遇,不過令人心生遺珠之憾的話倒也算罷,不容忽略的是,有些時候,藏品往往成為貪官不顯山露水收受賄賂的一種新式“秘密武器”。打著切磋個人愛好的幌子暗渡陳倉、受賄洗錢,何見一絲的清雅氣象,倒是一副狡詐貪婪的嘴臉表露無遺。
作為領導干部來講,喜好收藏并無錯,把持自我最關鍵,只有不使收藏“變味”,才不致使自己“變味”,使自己及親友的幸?!白兾丁?。 (周慧虹)稿件來源:溫州都市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