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連環畫與動漫發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4-13]
動漫:狹義上專指動畫片和漫畫。漫畫還分為單幅、四格和連載等,分別承載諷刺、幽默和敘事功能。廣義上,動漫已經成為強調視覺沖擊的“新漫畫”的代名詞,延伸為一種表達方式,可以與電腦結合成Flash、CG、網絡游戲;可以穿插在文學作品中做插圖甚至滲入語言文字,比如表達羞愧、驚訝的一個字“汗”,就是來源于漫畫中常見的“汗滴滑下額角”的程式……
連環畫:又名小人書,上世紀50-60年代風靡一時,直至80年代末開始衰落,恰好是日本動畫片開始風行之際。難免讓人把兩者聯系起來。
本報記者林偉平與朱光(以下簡稱林和朱),就兩者的興衰及其關聯,進行了一番探討。
① 日本動漫紅火
林:假如從輩分上說起來,連環畫是動漫的老子了。但是現在,“老子”的日子不好過,日薄西山;“兒子”呢,今天正是好日子,紅紅火火,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瓷先ナ切U符合生長規律的。然而,還是要一聲吶喊:“救救老子!”
朱:現在,動漫的確紅火,但是紅火的其實是日本動漫,是“人家兒子”。國內一線的動漫作者與連環畫畫家的生存現狀是類似的。大家一樣清苦。畫死畫活,最多月薪3000元。
雖然動漫刊物和書籍鋪天蓋地。文字讀本中的插圖也采用動漫風格,但是這些書籍中的動漫作品都是來自日本或者模仿日本的。據說堅持推出國內原創漫畫的《卡通王》雜志,發行量最多也就50000冊?!堵幼鳌分芸?,也注意到了這點,正準備推出國內“簽約漫畫家”的體制。這樣就會產生競爭。
林:有競爭是好事。但現在連環畫在出版界退出競爭。轉而到收藏市場去競爭了……連環畫收藏網站一下子冒出了不少,不過網上討論的都是“連環畫貶值”的話題。連環畫成了收藏品……
朱:最近聽說一本叫《視覺21漫時代》在雜志開始向成人動漫進軍,要試探中國成人動漫的情色空間,挑戰讀者和出版界的承受底線。
林:這個“兒子”野心真大,既要抓小讀者,又要抓老讀者。連環畫俗稱“小人書”,過去的對象是小讀者,現在對象是從當年小讀者長大的老讀者——好像他們為了懷舊?,F在的小讀者不看連環畫了。
朱:這幾年也有小讀者看連環畫。不過,他們最后還是喜歡講究分鏡頭、視覺沖擊的日本漫畫書。
林:連環畫界這幾年也在探索創新,當代文學作品也被改編成連環畫……世界名著系列、童話系列等,銷量都上百萬。
朱:還是日本動漫更有市場。日本動漫紅火的同時,歐洲動漫《父與子》等重新引進,4格漫畫的代表朱德庸、繪本畫家幾米等臺灣地區的漫畫家又打進來……
② 也曾風靡一時
林:連環畫——上世紀50-60年代,風靡一時的讀物,全國上下喜聞樂見。既繼承了白描的手法,又結合了當時的時代氣息?!读趾Q┰?、《鐵道游擊隊》以及賀友直的《山村巨變》。發展到60-70年代,《紅樓夢》、《三國演義》等名著連環畫成為當時孩子的熱點。
“紅”到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逐步走下坡路。
朱:動漫分為動畫和漫畫。
漫畫,由魯迅“引進”,豐子愷發揚光大。丁聰的父親時任中國漫畫協會副會長。相比之下,我國單幅漫畫相對“發達”,經常體現出“諷刺與幽默”,代表人物丁聰、華君武等。我們的連載漫畫,只有一種,即連環畫。中間,還有“四格漫畫”等類型。
動畫,動畫的興起,是從中央電視臺播出《森林大帝》之后,可愛的小獅子雷歐,開始深入孩子心。隨后,《鐵臂阿童木》席卷全國,直到如今30歲的人,還能哼唱主題歌?!痘ㄏ勺印?、《聰明的一休》更是“火上澆油”。
發展至今,5年來層出不窮的動漫展,“揭示”了動漫日趨“日化”的傾向。
③ 畫風關乎興衰
朱:動漫畫風多種多樣。大類上分為美國迪斯尼傳統卡通型、“百花齊放”的歐洲型和講究視覺沖擊的日本動漫——MANGA。載體大致上也分為動畫片(影視)和漫畫作品。當所有繪畫種類都是以材質命名的時候(比如,油畫就是畫在油布上的畫;水粉畫,就是用水粉畫的畫等),漫畫其實涵蓋了以“幽默”為核心主題的各類藝術形式。國外甚至還有“漫畫雕塑”,也就是用雕塑表現幽默的主題。
林:連環畫長久以來,畫風和格式相對“固定”。畫風以細致的白描為主;格式多為巴掌大的“小人書”。數年前出版過幾套16開的名著,也比較受孩子歡迎?!肮潭ā钡母袷?,也使其“視覺沖擊”受限。共識是:國內連環畫家和動漫畫手一樣清苦。
林:如今美協的連環畫藝委會中的百余名連環畫家,年紀都在40歲以上,最大的將近90歲。固守傳統是他們的一貫風格。除了個別大家單幅作品在數百元左右之外。連環畫從36元月薪時期的5元一幅,到80年代衰落之際,幾乎沒有漲幅。
朱:如今上海一線的漫畫人員,每天工作10小時,月薪也并不太多。因此,國內連環畫家和動漫畫手的生活狀態一樣清苦。
我們看到的動漫紅火,紅的是日本動漫。
④ 與時俱進新路
朱:除了畫風還有體制。動漫在日本發展了50多年,已經形成完整的產業鏈。創作——形象授權之后,開始拍攝動畫、出版單行本、服飾、飲料的形象使用等,同時“遍地開花”。通過經營行為的收入,反過來支持原創。國內的連環畫、動漫原創等,產業鏈的環節還未接上,因此很難做到產業鏈的循環。像《視覺21漫時代》挑戰“情色”底線,要慎行。
林:各方堅持,培養讀者,都是連環畫面臨的課題。
綜上所述,引進日本動漫的商業運營機制以及敘事風格,讓連環畫“與時俱進”,不失為創作者面臨的一條新路。中國傳統連環畫+歐美敘事風格+日本動漫運作方式,通過引進優秀國外動漫作品,來提升讀者和作者的審美觀點,也是整個產業中必須完成的功課。
——二大娘聞訊趕來,說:“老姨子,還認識我嗎?”銀環媽忙說:“認識,認識,咱老姐妹倆還抬過幾句杠哩嘛?!?稿件來源:新民晚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