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幣收藏不要面面俱到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4-02-21]
收藏如今已不再是少數文人墨客的愛好,而越來越走向大眾;收藏的作用不僅限于賞玩愉悅,而漸漸成為新的投資取向;收藏的范圍也不再是傳統古玩,而越來越多樣化。我們希望通過分類介紹一些藏品在我市的發展現狀,讓普通人走近收藏界,甚至加入收藏隊伍。 編者
錢幣是一個傳統的收藏項目,它能很好地反映一個時代的歷史。我市錢幣收藏隊伍比較大。
市錢幣收藏專家丁建南介紹:目前我市有中國錢幣學會會員5人,省錢幣學會會員46人,市錢幣學會會員300多人。據估計,包括普通愛好者,我市收藏錢幣者大概不下600人。
據了解,可收藏的錢幣種類繁多,包括紙幣、金幣、銀幣、鋁幣、銅幣、鐵幣及官票、行券、公債庫券等等。專業收藏者一般會分門別類收藏,其樂趣往往在于:在某個系列中缺一兩個品種,而后意外得到、補齊。而藏品能否增值,主要取決于:比較稀缺、得到普遍喜愛、剛好滿足某人的需要(主要為補齊某個收藏系列),等等。
丁建南介紹,目前容易升值的錢幣包括:金幣、彩色紀念幣、民國時期福建乃至廈門發行的錢幣(更受本地收藏者關注)。如民國20年發行、由“上海華僑實業銀行”加印“福州、福清”字樣的紙幣,面額有5角、1元和10元,如今每張價格不下1萬元,而且市面上品種很少。
我市錢幣收藏的交流場所主要有兩個地方,一是位于虎園路的“郵幣卡交流中心”,二是白鷺洲的古玩市場。但據了解,我市乃至我省交流的錢幣,遠遠不能滿足專業收藏者的需求,人們更多是從《專題集鈔》、《錢幣雙月刊》、《四明泉鈔》等上百種錢幣交流刊物上獲知信息,再去購買。
業內人士提醒:若要涉足錢幣收藏,首先要為自己定位,想進行哪方面的專題收藏,不要面面俱到,見到古錢幣就購買。當然最好先學習一些專業知識。有幾本大部頭的專業書值得關注:《中國歷代貨幣大系》、《中國近代紙幣史》、《福建貨幣史略》等。 (記者 劉文輝) 稿件來源:廈門晚報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