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委書記黃鎮東批示全力搶救保護川劇遺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2-19]
近日,重慶市市委書記黃鎮東作出重要批示:“川劇是重要的地方戲劇之一,愛好者較多,對瀕臨滅絕的打擊樂進行搶救性錄制是必要的,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不要在我們手中荒廢了?!?br/>
川劇是我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報今年“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的5個備選項目之一。重慶市沙坪壩區川劇團成立于1959年,以生旦、武戲享譽川渝兩地,多次在省、市大賽中獲獎。1987年以來,因川劇演出市場不景氣和劇團的生存需要,重慶市沙坪壩區川劇團轉向從事文化娛樂等經營活動,團里的排練、演出場地也被改建成了“歌舞廳”、“旅館”或出租,部分藝術骨干也陸續從團里調出或改行。目前留在團里的近30位藝術家大都年事已高,最年輕的琴師也定于今年正式退休,人才“斷流”十分嚴重。如今團里現有的演出服裝、行頭、樂器、燈光、音響等寥寥無幾,曾在成渝兩地轟動一時的川劇打擊樂幾乎成了“絕響,那些風靡一時的名戲名劇也快要銷聲匿跡了。針對這一無奈的現狀,重慶市沙坪壩區文化廣播電視局在通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和請專家反復論證后,于5月制定了一系列搶救保護經典川劇劇目的措施。與此同時,該局還出臺了川劇藝術保護工程的具體實施方案,以盡全力讓區川劇團現存的一批經典劇目原汁原味地保留下來。
到11月上旬為止,重慶市沙坪壩區已初步完成對川劇吹打樂《四大公堂》之一、之二等名曲名段的收集整理和音像資料的錄制工作,并引起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陳小明)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