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千古之謎有新解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2-06
    解放軍報 據《史記·封禪書》記載,黃帝在泰山封禪時在山頂祭天,在“亭亭”山祭地。但“亭亭”在什么地方一直是個謎。文物專家近日對大汶口鎮云亭山遺址進行考察時,初步認定云亭山即是黃帝泰山封禪時祭地的亭亭山。


      云亭山位于泰山南麓,距泰安市約22公里。從云亭山遺址特征分析,專家認定此處屬商周時期及其以前的遺址。這一發現與史載相合。

      敕勒農耕史:始于戰國時

      以“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聞名于世的古敕勒川地區,在戰國時已出現小規模農耕生產。這是文物考古工作者不久前在內蒙古和林格爾縣考察一個戰國墓葬群后作出的推斷。敕勒川,即今內蒙古土默川平原,公元5世紀左右,因中國古代北方民族之一的敕勒部族居此而得名。據介紹,這個墓葬群目前已清理出100多座墓葬??脊艑<野l現,這個墓葬群的個別尸骨上有齲齒。而只有長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才可能形成齲齒,食用肉類不會形成齲齒。由此推斷,敕勒川地區當時已生活著一個有農耕生產的部落。

      火藥“原產地”:定位老君山

      中國古代火藥原料科學考察探險隊日前宣布,他們在四川綿陽江油市老君山發現了迄今為止我國規模最大的火藥原料———硝的開采提煉基地。

      中國古代制做火藥最主要的原料———硝的熬制地點在哪里,一直是難解之謎??疾礻犜诶暇蕉鄠€山洞中發現了排列有序的用來生產的硝池,以及堆積如山的下腳料、廢棄物和生活用的灶臺等。專家們據此認為,當時提煉硝的技術已經相當成熟。

      原始“混凝土”:祖籍大地灣

      我國學者最近對中外考古學家困惑已久的謎團———5000年前大地灣人如何發明了原始“混凝土”,提出了新的見解。1978年,考古人員在甘肅省秦安縣境內發現了一片建于5000年前的灰青色堅硬平滑地面,其中含有與現代混凝土相同的“硅酸鈣”成分。大地灣人是如何發明“混凝土”的?有關專家經多年研究認為,當年大地灣人在打磨石器時,不斷有碎石和粉末產生,為了防止磨擦發熱和鉆孔時打滑,便不斷地往石器上加水和沙子。原始“混凝土”就這樣被偶然發明了。(郭芮輯)(解放軍報2003年12月22日第10版)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