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人類原始生活賞精美古代陶俑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2-05]
近日,重慶巫山龍骨坡和舊縣城移民考古中的發現震驚了世人。昨日,記者從巫山縣旅游局了解到,該縣決定借此機會,對兩處驚人發現進行保護性開發,打造出新的旅游景點,并將其納入三峽游之中。
古墓中觀賞古陶俑
日前,在巫山縣三四期移民文物考古發掘中,南京博物館考古工作隊在舊縣城原縣醫院處發掘出一個距今約2000年的家族“墓中墓”。墓中首現形狀古怪、保存完好的兩個陶俑。
負責此次考古的南京博物館周厚本教授稱,這個家族墓葬由兩個墓坑組成。右側墓主為男性,里面有女性陶俑;左側疑為女性墓主,墓里有男性陶俑。兩個陶俑形狀古怪,頭上有角、招風耳,眼球突出,性別分明。周教授說,他考古40余年,這種形狀的陶俑還是頭一次看到。
另外,考古人員還在這個家族墓中,發現了“墓中墓”。在男性墓主的墓坑中,有一小墓,其中葬著男主人;在小墓旁的大墓坑平臺上,有牙齒磨損嚴重的老者陪葬。墓內還有壺、罐、盆等陪葬物品。
據巫山縣旅游局局長龔立介紹,如此獨特的家族墓葬群實屬罕見,同時具有很高的旅游開發價值。
再現人類原始生活
一個多月來,黃萬波教授帶領考古隊在巫山龍骨坡發現了大量的磨制石器和小石片,考古人員還在曾經發掘出大量動物化石的第三水平層發掘出了14塊巨猿骨化石。
經初步測定,巨猿骨化石形成于距今約200萬年的時期,這就把中國的史前文化歷史向前推進了100萬年。對此,巫山縣決定重現200萬年前人類祖先的生活場景。屆時,龍骨坡將與沿途的自然景觀融為一體,同時展現老龍出洞、大禹治水、巫山神女等神話傳說的場景。
打造旅游新線路
據龔立稱,此次發現的龍骨坡巨猿骨化石和古陶俑都具有很高的旅游開發價值,該縣已將這兩處考古新發現納入遠期旅游規劃項目,將對兩處遺址進行現場實地保護,同時修建遺址陳列館,以此打造龍骨坡—墓中墓—小三峽的全新旅游線,并將該旅游線納入三峽游行程中。這樣,既為三峽游增添了新的亮點,又增加了巫山旅游的文化內涵。記者楊道彬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