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商都建城已3600年被提議列為第八大古都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12-18]
由中國殷商文化學會、中國古都學會、鄭州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的鄭州商都3600年學術座談會今日在北京隆重舉行。
會議期間與會專家一致認為,鄭州商城為商初亳都的認定,確立了該城在中國文明史上重要的歷史地位,是我國考古事業的一項重大成果。同時,專家們還圍繞著如何保護、開發、利用鄭州商城這一寶貴歷史文化資源展開了廣泛而深入地研討,并一致表示同意將鄭州 列為繼西安、洛陽、開封、杭州、北京、南京、安陽之后的中國第八大古都。
鄭州商城自1955年發現以來,距今已有近半個世紀,經過近五十年的考古挖掘,已經考證出它曾是一座規模宏偉而又內涵豐富的商代城址。根據大量的考古事實以及專家學者的反復論證證明,鄭州商城就是距今3600年的商初都城,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建有城垣的王都,它的繁榮證明了在那一時期起中國古代文明就已初現輝煌。這對于研究中國古代文明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和理論意義。
鄭州商城作為商代早期的政治、經濟、軍事以及文化中心,是迄今發現的第一座具有一定規劃布局和注重生態環境的都城遺址,其嚴整的布局、宏偉的氣概,也開創了我國歷代都邑建筑的先河。據專家研究發現,鄭州商城的規模和建置甚至遠遠超過了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城、亞述城、印度恒河流域的摩享佐達羅以及尼羅河流域埃及十七、十八王朝的一些城市。
原國家文物局局長、中國博物館學會會長、中國古都學會名譽會長張文彬先生在會上特別指出,鄭州應在保護鄭州商城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鄭州商都文化資源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弘揚民族文化,推動城市建設。
鄭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楊麗萍以及鄭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孫新雷表示,將以此次座談會為契機,認真采納專家意見建議,進一步挖掘鄭州歷史文化底蘊,以獨特的文化內涵,構筑城市發展的精神內核,繼承和發揚歷史傳統,將鄭州商都文化打造成鄭州走向世界的文化品牌,推動鄭州及周邊經濟、文化的發展。
著名考古專家、北京大學教授鄒衡,原故宮博物院長、中國考古學會副理事長張忠培,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殷商文化學會會長王宇信,中國古都學會會長朱士光等國內研究夏商文化的二十余位知名專家學者出席了此次座談會。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